-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摘要:新媒体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基本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应的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成长,更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本文在厘清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的内容基础上,尝试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高校主阵地、媒介引导和家庭重视的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路径
新媒体素养,是指人们依据当前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各种信息时,由听觉、视觉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新媒体素养内涵揭示了新媒体素质培育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新媒体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能正确认识新媒体并知晓如何从中认知并选择所需信息。二是对数字信息的甄别与使用能力,即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能对信息的传播意图和价值取向,作出准确、公正的评估和判定。三是对数字内容的传播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求对新媒体信息进行甄别、吸收、获取、加工、处理后,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并参与新媒体传播,扮演好受众者和传播者双重角色。以上三个部分构成了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的基本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路径应该由围绕大学生的环境的政府、高校、媒介和家庭四方共同构建教育体系,四者相互支持、协作,共同推进大学生新媒体素质培育。
一、政府在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在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引导大学生媒体素养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新媒体发展的政策规范还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新媒体素养培养途径还得不到制度支持和保障,因此,政府必须在新媒体素养的培育中承担起指导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第一,政府应从大学生成长需要和德育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具体情况,把新媒体素养教育纳人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制定合理的、系统的培养方案,为新媒体素养培育能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第二,合理定位媒介产业,注重媒介的双重功能属性。我国的媒体运营机制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中企业经营,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使得媒介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来吸引受众,提高知名度,获得投资和盈利。另一方面我国的媒介发展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喉舌”作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促进社会和谐。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媒介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降低了媒介自身的公信力,影响社会舆论环境和谐。因此,政府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规范和引导媒介双重功能:一方面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媒介素养的提升,以保证媒介素养所需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遏制和制裁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言论和信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高校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的主阵地
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如英国、加拿大、法国,美国、德国等。笔者在仔细研究国外高校媒介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特征,认为我国高校新媒体素养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程设置。高校在把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并统筹好新媒体的发展实际、学校教学资源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设定多种形式专门的课程,做到新媒体素养培育进学校、进课程。同时实行多元渗透的教育模式,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各种教育活动或其他课程中去,如管理学、社会学等。
第二,在师资队伍上,建设一支懂技术、高素养的新媒体素养培育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新媒体素养培育要求,因此,要求高校多渠道、分层次、分步骤的建设一支具有新媒体技术和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可以引进与新媒体行业内的专业的人才到学校任教,使大学生从技术到素质培育、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有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对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新媒体素养的在职培训,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们教学水平,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
第三,进行实践教育。高校在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育不仅靠理传授和环境引导,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并通过多次练习、强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提高媒介素养。在此学校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建设好学校内部的新媒体资源,如学校论坛、学院微博、教师博客等,在实际引导和操作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另一方面,注重社会风气对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影响,如及时指出社会上不良的新媒体使用方式、途径,并阐明其负面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元文化背景下坚定高校党员教师理想信念价值和要求.doc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格教育对策探究.doc
- 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学评价.doc
- 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oc
- 多元化视角下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doc
-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文化信仰.doc
-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宗教信仰探究.doc
- 多元文明与谐共存哲学基础.doc
- 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启示.doc
- 多元智力理论对英语教学启示.doc
- DB22T 3109-2020 疫情防控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共享技术规范.docx
- DB42_T 2306-2024 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和编码标准.docx
- DB32_T 4784-2024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数据标准.docx
- DB63_T 2253.4-2024 交通企业(公路)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第4部分:施工企业.docx
- DB37_T 5301-2024 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docx
- DB32_T 4824-2024 养老机构服务纠纷调解处理规范.docx
- DB63_T 2383-202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61_T 1897-2024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设备信息描述及联网规范.docx
- DB32_T 4832-2024 农业机械售后服务技术规范.docx
- 2025年行政撤诉申请书【优秀10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