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核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二章 核酸结构、功能 一、核酸及其分类 核酸分类 用酸将DNA/RNA完全水解 DNA:含氮碱基、2-脱氧-D-核糖和磷酸 RNA:含氮碱基、D-核糖和磷酸 二、DNA的二级结构 1953 年Watson 和 Crick 提出右手双螺旋模型 Chargaff法则: * A=T,G=C; * 不同物种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 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以及不同脏器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三、 DNA的三级结构 四、真核生物基因组 基因:细胞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DNA或RNA的功能性片段。它是多核苷酸链中能够决定一种蛋白质或一条多肽链的遗传单位 基因组: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组合。对于高等生物来说,一套染色体构成一个基因组 第三节、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的结构特征: 1. 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主要是A、G、C、U。此外,RNA分子中含有多种稀有碱基 2. RNA多为单股多核苷酸链,局部可形成双链 3. RNA分子比DNA分子小。按其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常分为三大类 一、转移RNA 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在多肽链的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特征: 1.分子量小,常由70-90个核糖核苷酸残基组成,约占总RNA的10%-15% 2.稀有碱基及核苷含量丰富 3.tRNA的5端大多为pG,3端为CCA(与氨基酸相连) 4.tRNA均可以形成二级和三级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二级结构有四个螺旋区、 三个环、 和一个附加叉 第一个环: DHU环,含二氢尿嘧啶 第二个环: 反密码环,与mRNA上的三联密码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中解读密码子,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 第三个环:Tψ环,含有稀有碱基胸腺核苷T和假尿苷ψ 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型 二、信使RNA 信使RNA是蛋白合成的模板。mRNA种类多,含量少,占RNA总量的5%-10%。mRNA的T1/2短,一般不超过数小时或几天。代谢率高。组成单位:A、G、C、U 它们按一定顺序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一多核苷酸链。其残基数从几百到几万不等 真核生物mRNA的一级结构特点 mRNA的3’端有一长约200个A的polyA尾 mRNA的5’端有一7mG.5’ppp5’NpN帽 真核细胞mRNA的二级结构没有发现有规律可循,但mRNA自身可以在局部折叠形成局部性双螺旋或发卡结构 真核细胞核内的mRNA的初级转录本含有内含子,再变为成熟的mRNA之前尚需一系列的剪切加工 三、核蛋白体RNA 核蛋白体RNA(ribosomal RNA ,rRNA)与蛋白质组成核蛋白体参与蛋白的合成,是蛋白合成的场所。rRNA是细胞中RNA含量最多的一种,约占总RNA的75%-80% 真核细胞中含4种rRNA,按其含氨基酸残基数目的多少,分为28S、5.8S(大亚基);18S 、 5S(小亚基) 核酶 1981年, T. cell 从四膜虫中发现:一类具有自身催化,并可以剪切去除RNA内含子的催化活性的RNA分子,称之为核酶 从此改变了“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的传统概念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具有大分子的一般性质。表示核酸分子的大小的方式除了分子量外,常用碱基数目或碱基对数目来表示。核酸是两性电解质,但因磷酸基酸性较强,常显酸性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 由于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分子都含共轭双键,使得核酸分子在250nm-280nm处有吸收,但最大吸收峰在260nm处 这一性质主要用于核酸的定量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变性:DNA变性是指双螺旋的DNA分子双链解开形成单链的过程。由于双螺旋的稳定是靠碱基堆砌力及氢键来维持,所以DNA变性是不伴有共价键的断裂 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有:加热、化学因素(有机溶剂、酸、碱、尿素)和机械力 Tm:DNA热变性是在一很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这个温度范围的中点叫解链温度。用Tm值表示。它表示有50%的DNA分子解链时的温度 Tm值是一特征常数,它由DNA碱基组成DNA分子长度溶液离子强度等因素有关。PCR实验时常会用到这个性质 增色效应:变性后的DNA分子溶液在260nm处的光吸收增加的现象 复性:DNA变性后,当温度缓慢下降时,解开的双链可以重新締合形成双螺旋的过程,称之为DNA的复性 DNA变性复性是否可逆以及可逆性的程度可人为加以控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