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工程科学.PDF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工程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工程科学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 李继定,杨 正,金夏阳,房满权,李 祥,郑冬菊 (清华大学化工系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由于它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 的新技术,所以近30 多年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是典型 的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用于恒沸体系分离,与传统的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相比,节能1/3~ 1/2 ,运行 费节约至少50 %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渗透汽化脱水膜工业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 透甲醇膜、透乙醇膜、透碳酸二甲酯膜、芳烃/烷烃分离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 渗透汽化;膜技术;分离;节能 [中图分类号] TQ0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1742(2014 )12-0046-06 内已投产的工业装置运行结果看,与传统的恒沸蒸 1 前言 馏和萃取精馏相比,采用渗透汽化技术可节能1/3~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由 1/2 ,运行费不到传统分离方法的50 %[5~8] 。 于它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 2 渗透汽化透水膜应用 题的新技术,所以近30 多年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 展,已经在海水、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净化,超纯水 渗透汽化膜技术研究开始于20 世纪50 年代, 制备,电站锅炉补给水的供应,气体净化以及石油 20 世纪70 年代能源危机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 化工、医药、冶金、食品轻工、生物产品的分离、提纯 视,针对多种体系,特别是乙醇/水体系的分离,进行 和浓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世 了大量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发达国家投巨资立专 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惜投巨资设立研究基 项,作为第三代膜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用于 [1~4] 金,以期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 有机水溶液脱水的渗透汽化膜技术,于20 世纪80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 年代初开始建立小型工业装置,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术。该技术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其突出优点是 实现了工业化应用。1982年,德国GFT 公司率先成 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附等传统方法 功开发出亲水性的GFT 膜( 现属于瑞士Sulzer 难于完成的分离任务。它特别适用于普通精馏难 Chemtech 公司) ,板框式组件及其分离工艺,成功地 于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的分 应用于无水乙醇的生产,处理能力为1 500 L/d 成品 离;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对废 乙醇,从而奠定了渗透汽化膜技术工业应用基础。 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有明显的经济上和技 同年在巴西建成了日产1 300 L 无水乙醇工厂。随 术上的优势;还可以同化学反应耦合,将反应生成 后的几年中,GFT 公司在西欧和美国建立了二十多 物不断脱除,使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从国际、国 个更大规模的装置。1988年,在法国Betheniville 建 [收稿日期] 2014-09-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03A607);国家专项资金项目(2013EG 111129) [作者简介] 李继定,1954年出生,男,安徽芜湖市人,教授,主要从事膜材料与膜过程研究;E-mail :lijiding@tsinghua.edu.cn 46 中国工程科学 4 成了年产4 × 10 t 无水乙醇工厂,可将93.2 wt % 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膜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从 [9 ,1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