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沿海产业转向东盟隐忧和对策
我国沿海产业转向东盟隐忧和对策【摘要】推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我国中西部相比,东盟国家在地理区位、劳动力成本、进出口关税、投资政策等方面具有优势,导致出现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东盟转移的现象。沿海产业大规模向东盟转移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产生冲击,影响到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地区产业升级,进而影响到我国“先沿海后内地”, 再“沿海带动内地”的梯度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应从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发挥大国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 沿海地区 东盟国家 中西部地区 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加快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家先后设立了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甘肃兰白经济区、江西赣南、四川广安、宁夏银川―石嘴山等10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商务部等部门确定了3个批次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工业与信息化部也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可见,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失去比较优势的沿海产业出现了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2)。然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东盟国家在地理区位、劳动力成本、关税消减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形成的综合成本优势更加突出,导致近年来我国沿海产业加速向东盟转移。显然,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东盟国家与我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直接的竞争态势。这种现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化解国内某些过剩产能有利(张茉楠,2009;董小君,2013、2014),但必将对我国“先沿海后内地”,再“沿海带动内地”梯度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产生巨大冲击,从而最终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因此,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沿海产业向东盟转移的现状分析
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我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存量为5.87亿美元,2010年大幅增长势头为143.5亿美元;到2012年,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进一步增加为282.38亿美元,比2010年又增加了近1倍。从流量上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为24.84亿美元,比2007年的9.68亿美元增加156.6%;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东盟投资增速减缓,投资额比2008年增加了8.6%;但2010年我国对东盟投资又迅速增长,比2009年增加63.25%;2012年,在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整体上小幅增加(3.31%)的情况下①,对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增长,其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44.83%、129.87%、109.23%、107.98%、84.69%、76.39%。图1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变动情况。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沿海地区是主要来源地②。到2010年,我国已成为缅甸、老挝、柬埔寨最大投资国,在东盟其他国家的投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不仅沿海地区向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增加,前些年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部分外资企业(包括台资企业)也出现向东盟国家再次转移的现象。据亚洲鞋业协会不完全统计,转移到柬埔寨的中国制鞋企业有40多家,其中不少是从东莞迁移过去的台资企业。④2013年,韩国三星电子在越南投资20亿美元,将手机制造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以获得当地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⑤就连一度选择绕开东南亚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也计划在印尼投资100亿美元建立生产工厂。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流入东盟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而同期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为1240亿美元,增长率不到8%。可见,外资也在快速流向东盟国家。如果包含外资在内的我国沿海产业持续快速向东盟转移,势必会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形成日益严峻的挑战。
沿海产业加速向东盟转移的成因
我国沿海产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东盟国家,主要是由综合比较优势相对变化所导致的。相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盟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