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与利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与利用

浅议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源远流长,是中国远古时期产生的生土建筑技术在福建的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的保护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以永定县初溪土楼群的保护为例,探讨了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的保护对策,并对土楼建筑和土楼村落保护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遗产保护,景观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福建土楼多数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以永定、南靖两县居多。据统计,南靖县现存土楼15000余座,永定县现存7000 余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主要集中在初溪、洪坑、高北3个片区,其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蕴含着丰富的汉民族福佬民系、客家民系的文化内涵,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永定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体现了11世纪以来福建西南部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对中国生土建筑艺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申报世界遗产的重点项目,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1.1 历史沿革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人历经沧桑,从黄河流域辗转迁徙到永定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自然环境并受传统观念的支配等原因,融合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发明、创造了以生土夯筑而成的土楼,是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元代以后,永定客家土楼已相当普遍。明中叶以后,永定客家土楼进入了成熟期,高楼鳞次栉比,建筑工艺炉火纯青,造型千姿百态,功能日趋完善。清初以后,永定客家土楼进入了全盛时期。目前现存土楼20000多座,不但遍布永定全县每个乡村,而且辐射到周边其他地区,包括非客家地区。 1.2 土楼的价值 永定客家土楼作为我国宝贵的生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 永定客家土楼历史悠久。进入封建社会后,在其他 地区的生土建筑衰落、绝迹之时,客家民系因自然灾害和战乱南迁到此,为防御盗匪和自然灾害,他们沿袭中原祖先的建筑艺术,融合当地文化发明创造了生土夯筑的土楼,并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间不断发展、创新,是民族交融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实证,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2)艺术价值 永定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土楼的选址、布局、结构到装饰,都比较形象、全面、集中地反映了传统的宗族观、道德伦理观和风水观念,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色彩、独特的地方风格,不仅在中国民居中特有,即使在世界民居建筑中也是非常特别的形式。同时,它又有一种乡土美感,无论是从单体上还是整体布局上,其艺术价值不但体现在画境、意境以及单体的雄浑美、整体的气势美方面,也体现在内部装饰的雕刻艺术、楹联、书法艺术美等诸多方面。 (3)科学价值 永定客家土楼群落根据传统生活方式,利用本地材料和方法,依山沿溪而建,在建筑的方位选择、布局、稳定性、采光通风等方面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开创了生土民居建筑艺术的新形式。 (4)社会文化价值 永定客家土楼是集历史文化、审美艺术和科学研究为一体,且与自然山水环境相互融合的民居建筑群,在中国民居史上的地位和它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它成为永定县最重要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近年来,海内外人士前往参观、研究的人数日趋增多,这使得土楼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以永定县初溪土楼群为例,说明土楼的保护现状及笔者在土楼保护规划中的一些构思。 2 初溪土楼群概况 2.1 初溪土楼群现状描述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南部的下洋镇初溪村,距县城凤城镇47km,元末明初徐氏在此开基。在初溪村,建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土楼楼名均以“庆”字命名,如和庆楼、集庆楼、藩庆楼、共庆楼、善庆楼等等。最老的圆楼集庆楼为徐氏三世祖于公元15世纪(1419年)所建,年代最迟的圆楼是建于1978年的善庆楼。土楼的主要种类有长方形楼、正方形楼、圆楼、椭圆形楼、六角形楼、曲尺形楼、凹字形楼和一字形楼等。 初溪村位于海拔400~500 m大山深处的山腰上,群山环抱,地形复杂,坡度较大。土楼群坐落在北面山势相对较为平缓处,整体坐南朝北,背靠海拔1 200多米的高山,东西面长约500 m,南北面长约300 m。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土楼群的前面横穿而过,水面距土楼群前向土楼的地面高达20多米。两条山涧(俗称山坑)水分别自东而西、自南而北进入村内,汇合后从村内贯穿而过,然后注入小溪。站在位于北面山上的观景台眺望,整个初溪土楼群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初溪土楼群磅礴的气势令人为之震撼,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土楼、小桥、流水、青石板路与梯田、青山、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客家古村落的独特韵味。 2002年2月,初溪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中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