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物理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第 19 卷 第 5 期2003 年 10 月雁 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YANB EI NORMAL UN IV ERSIT YVol. 19 No. 5Oct. 2003文章编号 :100921939 (2003) 0520103204浅谈物理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吴德权1 ,帖林山2(1. 雁北师范学院 物理系 ,山西 大同037000 ;2. 应县二中 ,山西 朔州037600 )摘 要 :从核技术的开发利用 ,晶体管 、激光器的发明和发展过程 ,探讨了物理学对现代科技的引导和支 撑作用.关键词 :科学技术 ;晶体管 ;激光器 ;核技术中图分类号 :N09文献标识码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之所以能从远古 洪荒野蛮时代步入今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 达的新时代 ,就是攀援着科学技术的阶梯一步步走来的.百年成果之上. 本文拟通过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晶 体管和激光器的发明和发展 ,初步探讨物理学对科 技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2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工具.1从 E = mc到原子能的利用和人类漫长的 300 万年的历史相比 ,科学史只有短 短的 5000 多年. 然而 ,科学的出现 ,大大加快了人类 社会的向前发展. 特别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一种 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蓬勃地发展着. 正如恩格斯在 1844 年断言的那样 ,科学的广度和深度几乎“按几 何级数增长”. 面对科学技术的累累硕果 ,人们不禁 要问 :这进步何以取得 ? 是什么作为原动力在推动 着科学技术这列从荒蛮驶向文明的列车不断地滚滚 向前 ?随便翻开一本科技史册 ,就不难发现 ,许多重大 的应用技术成果都是建立在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之 上. 18 世纪 60 年代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 一次科技革命 ,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的基础 之上 ;19 世纪 70 年代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 线电通讯技术的实现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是 建立在电磁理论重大突破的基础之上 ;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产生的以核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电子计算 机技术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新材料技 术 、空间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又是建立 在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 20 世纪物理学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前 460 ?- 前 370 ?) 曾断言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而组成物 质的原子是不可分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这是最早的原子论观点. 以至后人一直用这一观点 解释物质结构. 直到 19 世纪末随着阴极射线 、x 射 线 、铀的放射性 、电子和放射性镭的发现 ,人们才进 一步认识到原子并非是不可分的. 1911 年英籍新西 兰物理学家卢瑟福 ( Emest Rutherford 1871 - 1937)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推导出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 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 ,并据此建立了原子的有 核模型. 1919 年卢瑟福又用天然放射源放射出来的 α粒子轰击氮 ,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人工嬗变 :7 N14 + 2 He4 →8O17 + 1 H1第一次用人工方法成功地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 素 ,从而开辟了人为变革原子核的途径.1932 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 ( Sir J mes Chad2 wick 1891 - 1974) 在人工核反应中发现了中子 ,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934 年约里奥·居里 ( Irene Joiot - Curie 1897 - 1956) 夫 妇用α粒子轰击铝 (13Al27) 靶得到了一种天然不存收稿日期 :2003209210作者简介 :吴德权 (1966 —) ,男 ,山西应县人 ,学士 ,实验师. ·104 ·雁 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3 年在的新放射性元素磷 (15 P30 )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 造的放射性同位素. 质子和中子在尺度很小 ( 10 - 14 m) 的原子核内 , 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核力”的概 念 ,并于 1933 - 1939 年间通过中子 - 质子散射实验 确定了“核力”的基本性质.1905 年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ni 1879 - 1955)共同分析后 ,一致认为伊伦·居里的实验证明铀核俘 获一个中子以后便分裂为两半. 同年 , 波尔 ( Niels Bohr 1885 - 1962) 等人在原子核液滴模型和统计理 论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原子核的裂变过程 ,奠定 了核裂变理论的基础 ,迈出了人类在理论上认识原 子能这个新能源关键性的一步. 梅特纳 (Lise Mei2创立了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催化剂及催化新材料.doc
- 沈阳市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doc
- 沈阳爱之援助信息服务中心.doc
- 沈阳理工大学智能仪表提纲.doc
- 汽车音响硬件维修手册.doc
- 沉管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
- 沐足中心入职申请表以及合同.doc
- 沐浴液、洗发香波、护肤水,润肤乳液生产工艺.doc
-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ppt
- 沟通三要素.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