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中医,医疗
郭谦亨
注重实验研究的温病学家郭谦亨
刘国强 郭月英 孙守才 整理
编者按 陕西中医学院教授郭谦亨,系我国著名中医温病学家,从事
中医工作55年,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成绩卓著,硕果累
累。他曾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出血热预防片”
等有效新药。培养了40余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出版了《温病述评》等
1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
本文着重介绍了郭氏在温病学上的贡献和学术观点、医疗经验。
郭氏主张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较早提出温病学实验研究
的思路和方法,并率先实践,开展了卫气营血主证客观化、标准化研究
和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提出温病毒
邪病因说和三焦四分经纬辨证方法。编完本文,颇觉郭氏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故对温病
学的
发展能有很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学术建树,且对多种疾病创造了有效的治法和疗效确切的新
药。
我们不仅应当认真学习他的学术观点、治疗经验,而且应当学习他的治学方法;更应当学
习他
的不断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
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 肉,
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吕氏春秋·察今》
实验有两个目的,彼此往往互不相干:观察迄今未知或未加释明的新事
实;以及判断为某一理论提出的假说是否符合大量可观察到的事实。
———雷内·杜博斯
郭谦亨,男,1920年12月8日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现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
师、硕
士研究生导师及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南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卫生部高等医药
院校
第三卷238
####
(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郭氏生于中医世家,曾祖父、祖父均是榆林中医名宿。12岁时,即于学习之暇随祖
父瑞西
先生学医、侍诊。后又受教于本邑名医袁硕甫先生,尽得二师真传。郭氏学本岐黄、仲
景,崇尚
东垣、景岳、嘉言、寿主,对叶吴等温病大家之学,更加体验精研,吸收诸家精华。
郭氏于1938年悬壶塞北。1944年起,先后兼任省立榆林师范校医、22军军
医等。1949
年以后任榆林地、县人民政府特约医师,榆林卫生协会副主任,陕西省卫生协会常委等。
1954
年主持创建榆林县中医联合诊所,任主任。1955年调至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执教,任
中医学
科委员会主任,并被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958年参与筹建陕西中医学
院,并
先后担任教务处、临床教研室、附属医院内科等领导工作。1979年后,历任温病教研
室主任兼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医疗系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陕西省分会一、二届理事
等职。
郭氏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5年。其业医一贯恪守“术精怀仁,慎思明
辨,胆大心
小,智圆行方”的祖训。治学勤奋严谨,为医殚精竭虑,育医忠诚不倦,科研一丝不苟。
无论是
理论探讨,科研实验,还是临床诊疗等,都有独到见解,学验俱丰。
在外感热病方面,提出温病毒邪病因说,即“无邪不有毒,无毒不发病”。治外感热
病宜治
早防变,扶正祛邪。早期祛邪宜力,后期扶正当紧。选方用药做到准、狠、精、专,除恶
务尽,不
留后患。并认为温病病机虽然千变万化,但湿热不外湿与气,温热不过热与津。掌握其中
奥
妙,则思过半矣。提出温病血分证“动、迫、虚、瘀”机理变化的因果关系,为辨治血分
证补充了
新内容。
治疗内科杂病,重在调阴阳,畅气血,理脏腑。四诊合参,务求精详。寒热虚实,辨
必明了,
补泻温清,投必中病。毋太过,毋不及。攻邪必顾正气,扶正亦勿呆滞。治病必求于本。
本即
阴阳,本即脾肾。脾病以虚为本,以湿为标;肾病以阴阳偏虚为本,偏实为标。全在灵活
辨证。
治妇女病应重调气,理血必须及气,调气亦必顾血。滞者宜疏,自不必说,即使虚者
当补,
也必以补气为先。调气又必须明脏腑,别上下。脏腑是气血化生、运行之本,肝脾肾三脏
尤为
重要。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阻滞无论在上在下,都与中焦有关。如调中上焦气,多用
厚朴、
枳实、陈皮、佛手、郁金、檀香;调中下焦气,多用香附、腹皮、乌药、川楝、沉香等;
木香则上下皆
可用之。
郭氏非常重视师资培养。早在50年代末,就参与数期师资进修班的组织和授课。
1981
年向学院领导提出培养全国中医学院温病师资的建议,并亲自担任温病师资班主讲和管理
工
作。为中医教育,培养师资做出了贡献。郭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