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台湾女性作家作品
第四讲 台湾女性作家、作品 一、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1、50年代,可谓台湾女性文学的奠基期。以苏雪林、谢冰莹、张秀亚、琦君、林海音、孟瑶、郭良蕙、徐钟佩、钟梅音、繁露、张漱菡等人为代表的女作家群,她们对故乡女性人生命运的忆旧和对台湾女性生存境遇的感怀,成为她们共同关注的内容。但哀怨的控诉多于积极的抗争,人道主义的关怀超过女性意识的观照;其女性形象仍然是被社会命运所左右的走不出父权家庭的一群。? 2、六七十年代,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期。女作家们对女性命运的考察,由外部存在形态的描述转向内部本体生命的发掘,由一味的控诉揭露转向对世俗伦理道德的大胆挑战。其创作更多地侧重于人性、潜意识、性心理对女性人生的影响力量,表现方法也从传统的现实主义,一变而为象征的、暗喻的、意识流的现代派文学创作流向。 3、80年代以来,台湾进入了新女性主义文学的勃兴期。曾心仪、李昂、廖辉英、吕秀莲、萧飒、朱秀娟、袁琼琼、苏伟贞、蒋晓云、李元贞、杨小云等人为代表的女作家,以现代社会知识女性群体觉醒的姿态,再创了台湾女性文学历史的辉煌。新女性主义文学面向社会的现实性、关心普通女性人生的大众性、以及引导女性意识的前卫性,使它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节 林海音 孟瑶 郭良惠 (一)林海音 1、生平与创作 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2001年12月1日在台湾病逝,享年82岁。 2、林海音的小说题材 林海音的小说题材主要有两类:女性婚恋悲剧;北平生活回忆。 小说《烛》和《金鲤鱼的百裥裙》选择了旧家庭中几种不同地位身份的女性,写出她角色各异却命运相同的悲惨处境,有较浓的社会批判色彩。 《晓云》、《孟珠的旅程》、《风雨夜归人》、《春风》、《玫瑰》等小说,则意图从台湾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生活万花筒中,观照女性命运。 3、代表作是《城南旧事》 小说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短篇构成,内容上既各自独立,又贯通一气,生动而传情。小说通过主人公小英子的所见所感,英子一家及保姆、邻居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老北京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林海音的散文,亲切自然,情深意切,大都以寻常人事为题材,洋溢着浓郁的京味,充满思乡怀故之情,在散文中,她深情寻找北京生活的闪光回忆,细细描绘北京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景观和亲朋故旧,以及自己的恋爱与乡情。《英子的乡恋》、《迟到》、《三盏灯》、《秋的气味》等。 (二)孟瑶 1、孟瑶的生平与创作 孟瑶(1919——)本名杨宗珍,湖北武昌人,1919年出生于汉口市。1949年赴台,执教于台中师范学校,后曾任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返台后,历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和中兴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授。 2、孟瑶小说创作特色 孟瑶的小说体裁以中长篇为主,大多数作品均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在对现实生活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孟瑶又侧重于人生和婚恋内容的描摹。 3、孟瑶小说创作的分期 孟瑶的创作可分为两期:前期创作多关注男女情感生活,人生活动背景常设置在早年生活过的汉口、南京等地。如中篇小说《心园》、《却情记》 。 后期的创作视野则较多关注台湾现实社会,常常跟踪在台湾生活的大陆人的生存境遇。小说《梨园弟子》描写了京城班主老七在台湾遭冷遇而便宜穷困潦倒的命运。 (三)郭良惠 1、生平与创作 郭良惠(1926——)山东巨野人,毕业于复旦大学英语系,1950年赴台定居。自1953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银梦》,写到80年代已出版小说近60部。 2、郭良惠的小说题材 小说主人公大多为都市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产阶级男女,小说有一定的贵族气息,对男女矛盾心理把握准确,描写细腻,但其笔触又不囿于单纯的男女情恋,而能将个人情感纠葛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之中,通过个人婚恋矛盾和纠葛折射社会生活,表现复杂的人情人性,写出人间种种悲怆凄楚,道出世态冷暖炎凉。代表作《心锁》、《四月的旋律》。 3、郭良惠小说的艺术特点 其小说线索比较单纯,人物亦不多,但却关系纷纭,纠葛复杂。情节虽多为男女情事,但视野较开阔,时空跨度大。小说技巧娴熟,不仅善于组织情节、刻画人物、描绘心理,且文学清新晓畅、表现力强,对情与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