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节水工程措施模式和应用技术.doc

浅谈山区节水工程措施模式和应用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山区节水工程措施模式和应用技术

浅谈山区节水工程措施模式和应用技术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山区的节水基本情况,概括了节水工程的措施模式和应用技术,提出节水工程技术择定相关的原则。 关键词:山区;节水工程;措施模式;应用技术 一、国内和永德县的节水基本情况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都在高速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还是发展中国家,尤其缺乏水资源,加上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协调,使得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了社会性问题。多山是我国一个特点,山区包括崎岖的高原、丘陵和山地,其面积占了全国的69%,而山区人口是全国人口的56%。全国90%林地、98%水能、77%草地和76%湖泊都集中于山区,可谓山区是中国资源宝库、大江大河源头。我国的山区大多数分布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地面起伏比较大,交通很不便利,兴建基础设施的难度较大,大部分山区依然有3000万穷困人口居住。山区的经济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关系整体经济发展局势,党和国家政府几年来十分注重山区建设,而西部大开发一直致力于发展山区,最近决定实施了推进山区开发实现的发展目标。 永德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匀,大多表现为局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耕地较少或耕地较贫瘠,耕地较集中或较肥沃的地方水资源较缺乏。由于缺少资金及以上诸多原因造成了很多可利用的水资源白白流走,没有较好的开发利用。目前全县灌溉以沟灌为主,节水灌溉很少,只要很好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节水潜力。 二、节水工程的措施模式和应用技术 (一)兴建大系、微系、群系的雨水积蓄模式。这个模式适合用在常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高原或者其他地区,或者中高山区、山脊、山巅,虽然有另星土地,居民很难移民,地理条件差,在干旱的年份毫无收获,利用蓄水池顶、路、河沟、坡面、场院或者其它人工防渗径流场,采取雨水积蓄模式修建蓄水池和水窖等,采用农业节水的措施,比如控水灌溉、喷灌、膜上灌溉、管道喷灌、坑灌、微喷、地下灌溉、间歇雾喷、调亏灌溉、波涌灌溉。 (二)水浇地节水的灌溉模式。这个模式适合用在山区山间盆地、坡塬地带水浇地和河谷平原,常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到1000毫米,一年两收,下茬玉米,上茬小麦等种植模式。实施节水灌溉主要措施为: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或采取抗旱保水剂进行拌种。并且和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相结合。把水源(蓄水池、机井和塘坝等)之下各渠道修建为水泥防渗渠。根据平整土地,把长畦变成短畦,把宽畦变成窄畦,把大畦变成小畦,采取免耕播种等节水灌溉的措施,综合治理土地。 (三)旱岗地深耕截雨蓄水模式。这个模式适合用在部分高原和中高寒山区,一年一收甘薯、玉米和马铃薯等种植模式。实施节水农业主要措施为:秋天末尾上冻之前,把地块深耕大概25到30厘米,耕后耙平,在地块的四周地方打高二十厘米左右的埂,有助于多截留雨和雪,结合选用抗耐旱品种以及使用抗旱保水剂进行拌种,或者采取地膜全覆盖进行种植,将垄背种植改为垄底种植,有利于在垄底多收集雨水,然后渗入土壤,让地块形成土壤水库。在靠近坡根的地方,山上有坡谷处,可以修建集雨窖,有利于截取坡谷的雨水;或者在地头的下游建集雨窖,把几个垄底多余的雨水集中储存起来,保证来年作物播种用水与需水关键时期可以浇灌一两次。 (四)沟谷埝梯地截雨蓄水模式。这个模式适合用在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差的沙质土。采取林粮兼作,栽培耐瘠薄和耐旱的果树,并且间作耐瘠薄和耐旱的花生、豆类和谷子等作物。其节水农业主要措施为:在埝阶地的外沿垒石埋土。在秋末上冻之前或者早春解冻之后深中耕大概25厘米,耕后耙地,使得外高里低,让它尽早能够蓄水涝、能排水。与此同时,在埝阶地的外沿接近坡根处山坡之上,在有沟谷的地方建集雨窖,以截留埝阶地、坡谷的雨水,这样可以保证果树需水的关键时期以及防病虫害时期的用水。 (五)喷灌技术和应用。这个模式适合用在山区里的水源急缺,或者大中小抽水灌区、蓄水灌区、水稻种植区和并灌区的新建工程与节水改造,常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所谓的喷灌是利用机压或者自压以及可移动的喷灌机,用固定或者半固定以及可移动的输水管等设备作为辅助,把有压水向灌溉田地输送,并且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以此灌溉田地,它突出的优点就是适应地形的能力强,机械化的程度较高,水利用系数较高而且灌溉均匀。特别适合用在透水性很强的土壤,能够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不过投资比较高,同时受风的影响较大。 (六)滴灌技术和应用。该技术适合用在水源急缺而且水量很小的区域。滴灌技术是一种局部的灌溉技术,不用在整个灌水面积上分布均匀的水量,对地面高程变化与管网摩阻损失要求比较高。山区的丘陵地区,布置滴灌系统管道干管一般沿着山脊或者在平行于等高线的较高位置进行,而支管是与等高线垂直进行布置,还有毛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