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叶异黄酮抗氧化功能和其药理作用探究进展.docVIP

红三叶异黄酮抗氧化功能和其药理作用探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三叶异黄酮抗氧化功能和其药理作用探究进展

红三叶异黄酮抗氧化功能和其药理作用探究进展   摘要: 红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全面综述红三叶主要成分异黄酮的抗氧化功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基础上,展望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科研、医药生产单位及其深加工提供重要参考。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红三叶中含有多种异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不但具有抗氧化性等多种生理活性,而且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和促进动物生长、抑制癌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对于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改善骨质疏松和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等有一定的作用,说明红三叶异黄酮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具有潜在的预防疾病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 红三叶;异黄酮;抗氧化功能;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S 5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4-0074-06 红三叶(?Trifoloium pratense?)又名红车轴,是豆科三叶草属(?Trifo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和西亚,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东北、华北、华南地区均有栽培。红三叶含有黄酮类、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多种具有价值的成分,尤其是异黄酮因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和黄酮类物质的抗癌作用而备受关注。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关红三叶异黄酮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药品和保健食品达百余种。目前,红三叶异黄酮的提取物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疗效显著的植物性药,其销量在美国多年来一直名列前十位[1]。 甘肃省岷县一带已形成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和土壤轮作倒茬改良中起到积极作用。但人们对红三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认识尚不全面。本文对红三叶异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在防治疾病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对国内一些科研及医药生产单位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红三叶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红三叶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 cm,侧根发达,茎直立或斜升,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形至宽椭圆形,叶缘有不明显的细齿,小叶无柄;花序腋生,头状,具大型总苞,总苞卵圆形;花萼筒状,花冠蝶形,淡红色、紫色或淡紫红色;荚果小,包被于萼内,含种子1粒,椭圆或肾形,棕黄色或紫色,千粒质量为1.5 g[2-5]。花期8~10月,红三叶为2倍体植物。 红三叶适宜在我国亚热带高山低温多雨地区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宜生长在夏天不太炎热,冬天温暖,年降水量1 000 mm 的地区。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 ℃,能耐-8 ℃低温。无霜期150~220 d,生长良好。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适宜的pH为5.5~7.5。红三叶原产于欧洲和西亚,现在欧洲各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广泛栽培[4]。在我国新疆、云南、贵州、浙江、湖北、江苏等省均有野生分布[6]。目前,红三叶有许多适应不同环境的优良品种[7]。并且研究发现各个时期异黄酮含量均以叶片中最高,花次之,然后是根,茎、叶柄和托叶[8]。 2 红三叶异黄酮种类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红三叶植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分离鉴定了异黄酮、黄酮、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挥发油和维生素等多类化合物[9]。但最受关注的是黄酮类物质,其中,具有“植物雌激素”之称的异黄酮类格外受人关注。异黄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化合物,目前,植物中已知的异黄酮有700余种,主要存在于大豆、红三叶、苜蓿等豆科植物,尤以红三叶中异黄酮的含量最高[10]。从50年代以来,Pope、Bate-Smith、Guggolz等科学家先后从红三叶植株中分离到许多异黄酮类物质[11-13],其中,以鹰嘴豆芽素A (Biochanin A),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苷元(Daidzein)等4种为主[14]。 3 红三叶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 3.1 对脂质过氧化作用 红三叶异黄酮可以抑制膜质过氧化。异黄酮能保护DNA不被氧化破坏,有效消除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15]。异黄酮还能抑制小鼠肝组织匀浆液中脂质的过氧化作用,能防止Vc的氧化[16]。姜义宝等[17]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红三叶异黄酮, 研究其对肉鸡免疫器官、免疫球蛋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红三叶异黄酮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能够明显改善肉鸡生产性能、调节免疫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 3.2 清除自由基的伤害 活性氧和自由基是引发人体衰老、癌变和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红三叶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潜在的生物抗氧化和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功能的异黄酮多酚化合物,且其清除能力与异黄酮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关系。红三叶提取物中的异黄酮和多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健康促进作用, 被认为是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