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晋玄谈文学艺术取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两晋玄谈文学艺术取向

论两晋玄谈文学艺术取向   摘 要:两晋时期的文坛盛行玄谈之风,这种以老庄思想根底、以个性及性情解放为追求的历史声音,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大舞台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本文从文学艺术取向这个角度来讨论玄谈的三个特色,即尚道的自然主义、辩理的个人主义以及修辞的美学主义。 关键词:两晋;玄谈;世说新语;文学艺术 两晋之际儒家经术衰落,以《庄子》、《老子》、《周易》为依据的思想成为社会的风尚主流,士大夫大多崇尚无为之说,摈弃世务,空谈名理,因此玄风大盛,无论公座还是私庭,玄谈之声随处可闻。玄谈的主题主要有才性、言意之辩、有无、养生及圣人等,玄谈的内容从文学艺术取向上大致又可分为尚道的自然主义、辩理的个人主义以及修辞的美学主义三类。 一、尚道的自然主义 两晋时期,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玄学成为时代风尚。名士们崇尚“三玄”(《老子》、《庄子》、《周易》),思想领域开放,放纵性情,玄谈中常以“三玄”为本,表达自己与天地自然同道的意志,这也成了两晋之际一种测量玄谈家风度的标准。《世说新语?文学》记载: 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这里以阴阳感应来解释所谓易体,带有玄学色彩。远公的“笑而不答”甚至有些像后世禅宗的风度。关于老庄的玄谈则更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玄谈正是以老庄为本,儒学、佛学在当时都打下了道家思想的烙印。《世说》中有:“《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支道林作为和尚,能另立新解,可见其对《庄子》造诣颇深。这里能看到佛道的融合,可以说,在当时即使是佛教徒,如果不懂老庄,也难在上层社会立足。 《庄子》可以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道家读物,以《庄子》作为题材的玄谈,涉及《逍遥游》、《齐物》、《渔父》诸篇。以《世说新语》而言,文学篇第三十五则记支道林曾论《逍遥游》,文学篇第五十五则记谢安诸人曾论《渔父》,文学篇第五十二则记殷仲堪诸人论《齐物》,第五十二则如下: 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拔者久之。 读老庄的记载如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1]说明道德经是殷仲堪的日常读物。如果能言老庄的,就会因此得到极高评价,如《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二十六则:“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庄,庾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郭子玄即郭象,西晋时著名的玄学家,好老庄,善清谈,曾注《庄子》,由向秀注“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郭象鄙,道家之言遂盛焉”[2]。两晋之时,善于玄谈的名士都有一股尚道的自然主义,玄谈之中的姣姣者在道家的理论的熏陶下,更有一番仙人的风骨。 二、辩理的个人主义 两晋时期天下动荡,战争频繁,无论下层民众还是上层名士都性命如蚁。儒家正统经学繁琐迂腐趋于没落,理性已经崩塌,名教成了虚伪,于是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狂简旷达,纵性任情,追求享乐的个人主义便成了士人的理想和目标。当时能言善辩是玄谈名士必备的一种个人修养,名士们各自畅谈“虚腾”与“玄远”,彼此辩论“才情”与“天道”。《晋书?裴楷传》记载裴楷“楷善宣吐,左右属目,听者亡倦”;《晋书?卷五二本传》记载华谭“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晋书?文苑列传?赵至》记载赵至“论议精辩,有从横才气”;《世说新语?赏誉》记载陆云“儒雅有俊才”,“口敏能谈”……凡此等等,不胜枚举。《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七十六则记载: 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衅衅。为来逼人。” “衅衅”是形容侃侃而谈的情状。“为来逼人”,谓其语锋甚健,锐不可当。可见青年时期的谢安具有十分出色的辩才。但仅仅善辩,在玄谈场上未必能够称雄,必须平日里对玄学著作及其义理有刻苦、精湛的研究和深刻、独到的体悟,在此基础上,若辅以卓越的辩才,则所向无敌了。有时玄谈家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向辩论的敌人挑战,个人主义颇为严重,大有后世小说家所描写的貔貅猛将叫阵的味道。如《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十九则: 裴散骑娶王太尉女,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称快,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裴遐新婚三日后回门,裴、王二族子弟邀请当时名士举行盛大的清谈聚会,其热烈隆重的场面自然非同一般。首先“出马交战”的是裴遐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