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美术课程和国际理解能力培养探究
跨文化美术课程和国际理解能力培养探究 【摘 要】跨文化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明白今天自己所处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和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视觉文化资源,从中寻找到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之路,使学生建构起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文化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构建综合立体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 美术课程 国际理解力 文化交流
世界的飞速发展带来国际文化的密切交流,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态势。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结人类发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美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美术教育须紧跟时代,将美术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支撑。跨文化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明白今天自己所处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和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视觉文化资源,从中寻找到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之路,在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中,学习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本源性的东西,使学生建构起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文化精神。
我校开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的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涉及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140多人,还有来自欧美、非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35人,学校每年组织数百名师生赴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每年有不同国家的师生来访,多元化的背景适合于跨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运用国际友好学校交流这一载体和外籍师生这一群体,组织不同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就同一课题展开研究,通过相互观摩、网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过程性探究,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跨文化美术教育
跨文化美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中小学教材中寻找不同文化比较、融合的课题,分步骤进行研究,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
如教授第18册教材《凝固的音乐》课时,我选择了格林童话的故乡――德国的建筑。德国文化资源丰富,诞生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文学家、艺术家,其中建筑设计,是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包豪斯”更是世界设计大师的摇篮。笔者将多方资源进行重组、融合,设计大欣赏、小练习的欣赏课,以“文化体验之旅”为主线,品味各类建筑之美,着力将美术课上成文化课。笔者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品味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体验,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理解能力。在感悟探究部分,由德国的奥林匹克公园引向我国的奥运会场馆。德国奥林匹克体育场创造出轰动一时的透明帐篷屋顶,构想奇特,造型别致,使它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国的“鸟巢”,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采用最新技术,一系列辐射式钢架旋转、钢梁编织在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工程,让人惊叹。还有“水立方”,轻灵、宁静、具有诗意,融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表现出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的浪漫空间。这些都是由西方设计师、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虽然背景和文化不同,他们却很好地把设计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共创建筑新奇迹。由“包豪斯”建筑引回我们身边的建筑,一起分析自己学校的房屋设计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并由此懂得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理解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益处。
二、构建综合立体环境,丰富跨文化美术课程内容
1.走进各类展览。
笔者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的艺术博物馆,看到如下动人景象:不管是推车里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在观看展览,浸润文化,感觉特别幸福美好。所以笔者一有机会就带学生参观本市文化中心的展览,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展,让学生在文明的遗迹、精彩作品面前感受到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视觉文化数据库里,储存尽可能多的本土文化图像资料,并初步整理出本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自觉成为本土文化的守望者。
品书画之韵: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是一幅字画的表面情况,更需要了解这幅字画创作的真正的含义。“我认为,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以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为骄傲!”(朱东昱)“在这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