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来谈谈演唱前的案头工作
【摘 要】本文从作品简述、剧情分析、歌词译文、曲式结构、细部分析等方面对咏叹调《青春啊,青春!》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步骤、较全面的音乐分析,为演唱处理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支持,便于歌者进行良好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剧情分析;歌词译文;曲式结构;细部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77-02
一、作品简述与剧情分析
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作曲家之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创作的,是他11部歌剧中最优秀的两部之一(另一部是《黑桃皇后》)。该作品写于1877―1878年,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奥尔迦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所经历的悲剧故事,反映了社会、历史趋向。
连斯基是一??重要角色。作曲家用较为简单的音乐手法,鲜明塑造了该人物形象。咏叹调《青春啊,青春!》也是连斯基人物形象发展的高潮,在这里,他不再是无忧无虑的诗人,也不是一个轻妄的青年,而是一个热爱生命、向美丽姑娘乞求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的普通人,但是,又不得不成为残酷现实的牺牲者。
连斯基的咏叹调是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第二幕第二场。冬日的清晨,大地白雪皑皑,小河岸边一片空旷,连斯基和他的证人查列茨基正等待着决斗的对手奥涅金。连斯基在决斗前思潮起伏,无限感叹:黄金般的青春时代已远远消遁,未来是什么在等待着他呢?年轻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热望,衬托出他将死于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的悲剧性!奥涅金到了,这时,一对昔日的好友,今日的仇敌,交织着痛苦和矛盾“在鲜血没有染手之前,难道就不能再和好?难道就不能和善地离开?不!不!……”俄国社会对于荣誉、自尊的偏见已毒害了他们的心灵,蚕食了他们的理智。枪声响了,连斯基饮弹而倒,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奥涅金怀着悔恨踉跄离开了这里到处漂荡。
二、歌词译文
虽然咏叹调使用俄语来演唱,但是歌词译文的注释能够使演唱者更好理解作品,所以在演唱之初,除了在歌词发音上需要学习之外,对于歌词的含义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下的歌词译文是句对句的翻译而不是整首歌曲的大意,便于在每一句演唱时获得脚本给予歌剧的力量。另外,从更高的要求来说,在歌词环节甚至要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这样才会更加全面与严谨,在演唱非母语作品时能够做到零障碍。
青春,青春,我美好的青春,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明天的日子怎样安排?我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它隐藏在黑暗里!别管它,听天由命吧!我明天也许会被箭射死,或者箭从我身旁飞过,都一样:我的死亡,我的生存,都由命运决定!我祝福我的生存,我也祝福死亡来临!黎明的曙光开始发白,明朗的一天正到来,在这个时候,或者我已睡在黑暗的坟墓里! 这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人们也就会忘掉我这年轻的诗人, 而你!你!奥尔迦!请告诉我,我美丽的姑娘,你来不来我坟上哭泣?并想到:他是多么爱我!他为我一个人献出悲惨的青春和生命。哦,奥尔迦,我是多么爱你, 我为你一人贡献出了悲惨的生命和青春。哦,奥尔迦,我多么爱你!亲爱的人,想望的人,来吧,来吧! 想望的人,我永远属于你,我永远属于你。你来吧,你来吧。我将一直等待着你!来吧,来吧,我多爱你!青春,青春,我美好的青春,你在哪里?你为什么远离开我!
三、曲式结构
这是一首使用大型戏剧化前奏与尾声,并且使用了对比、展开性混合中段的复杂三段式,充分表现了连斯基的热情与忧伤、失望和激动、希望与彷徨的复杂心理。图示如下。
在这个部分的分析中,应该配以谱面的和声分析,由于谱例的篇幅过于庞大,在此略去。以下的细部分析应对照此部分的曲式结构图,会更加清晰。
四、细部分析
前奏三个部分都力求表现连斯基矛盾交织的复杂心理。但处理的手法却截然不同。前奏Ⅰ的前半部表现的是希望的感觉,而后半部降Ⅵ的运用,短小动机音型的不断下行及低音弦乐的加入,则表现为失望的心情。前奏Ⅱ是人声的进入,这部分矛盾处理更多体现在旋律上,即前三小节短小的动机形态,充满疑问的旋法。第11小节,与歌词“黄金的岁月”相结合的是六度跳进为主的旋律,代表了一种热情和希望。前奏Ⅲ(器乐)强拍无音、合唱式的音型织体后,音乐变为单声线条,呼应前奏Ⅰ的下行趋势,这是一种孤单的内心独白。虽发音点比较疏松,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呈示段是一个以八小节的方整乐段为基础的变化重复一次(略有扩展)的复乐段。第一个乐段收拢性结束在e小调的属和弦上。第二个乐段则收拢性结束在主和弦上。第一段是连斯基多愁善感、顾影自怜的描写。从音乐方面来看,人声部分的前6小节有旋律下行的趋势,这是一种心灵叹息的表现。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