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形态改变CTA、MRI研究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形态改变CTA、MRI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64排CT观测的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与后循环区域内梗死发生的关联性。 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后循环梗死患者的MRI与CTA检查资料。 结果 86例患者总异常率达94%,其中基底动脉扭曲为66%,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为43%;椎动脉扭曲为72%,椎动脉局限性狭窄为24%。 结论 除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外,椎动脉、基底动脉扭曲、纤细也是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特别是直角扭曲。CTA能有效显示后循环动脉三维图像,结合MRI对后循环血管形态改变的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椎动脉;基底动脉; CT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07-03
动脉血管形态改变可直接影响该动脉的供血功能,而动脉供血功能的改变,可直接导致供血器官功能的异常,特别是在神经系统血管病变导致的器官及组织功能障碍尤为明显,典型疾病如烟雾病、血栓形成等[1-2]。我们应用64排螺旋CT(CTA)检测后循环卒中患者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ies,VA)系统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系统,观察血管形态改变,结合MRI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临床表现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各类脑血管疾病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诊断要点,所有患者均经CT确诊排除颅内出血及低密度改变[3],行MRI检查,均含有后循环供血区域的急性梗死灶,共86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6±13.3)岁。
1.2 方法
患者于入院后72 h均进行CTA检查。CTA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排CT机),成像采用AW4.2工作站分析软件。扫描参数:250 mA,120 kV,螺距0.37,层厚0.625 mm,无间隔图像处理技术。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欧苏碘海醇350 mg/mL,80~100 mL,速率4.5~5.0 mL/s。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射,注射开始10~15 s扫描。
1.3 VA形态异常的判定
(1)一侧VA缺如,未发育或全程闭塞。(2)VA纤细,直径不足对侧1/3,或直径≤1.5 mm。(3)狭窄,局限性狭窄(范围15 mm)。(4)局限粗大,直径≥6.5 mm。(5)扭曲,VA走行呈S或C型。行程中可出现直角、锐角转折。(6)横位,扭曲的VA(长度≥10 mm)走行垂直脑干纵轴,MRI矢状面可见VA最短直径截面。
1.4 BA形态异常的判定
(1)狭窄;(2)扭曲,走行呈S或C型,行程中可出现直角或锐角转折;(3)横位,扭曲的BA(长度≥10 mm)走行垂直脑桥纵轴,MRI矢状面可见BA最短直径截面;(4)异常粗大,多合并夹层动脉瘤;(5)BA压迫征;(6)闭塞,BA中段斑块性狭窄导致的局部闭塞;BA血栓形成导致的全程闭塞。
2 结果
2.1 后循环缺血卒中86例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形态改变分类
BA局限性狭窄为43%,BA扭曲为66%,VA局限性狭窄为24%,VA扭曲为72%,VA弥漫狭窄20%,86患者未发现VA和BA改变的5例。见表1。
2.2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形态改变
改变的CTA、MRI见图1~6。V4段全程纤细(图1);VA扭曲可致使对侧较细的VA及分支扭曲成角(图2);VA发育异常狭窄,发育狭细侧的VA易较早发生供血不足或闭塞现象(图3);BA横位(图4);BA压迫征(图5);BA异常粗大,管径6 mm(图6)。
3 讨论
后循环包括椎动脉(VA)系统和基底动脉(BA)系统,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主要分布于脑桥、小脑和枕叶。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其影像分布复杂,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使早期诊断困难,并且有时导致误诊。MRI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后循环系统血栓的诊断率,使临床医师可直观的观测血栓的梗死部位、范围及病灶大小。
常见VA形态异常导致供血障碍,有以下常见几种:(1)一侧VA缺如。常见2种原因:一是一侧VA先天发育缺如;二是闭塞,VA颅内段发育狭小主要是在VA分出小脑后下动脉(PICA)后,V4段全程纤细,硬化后血流不充分导致。(2)扭曲、成角,VA由于发育不对称,优势侧VA行程中常发生向对侧移行,形成VA扭曲,甚至可出现一段横位,形成VA长轴与延髓纵轴垂直。扭曲的VA也可使其颅内段同侧分支受牵拉,同时致使对侧较细的VA及分支扭曲成角。(3)VA横位,VA于环池内一段走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学双语教学认知心理学视角.doc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策研究.doc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效果研究.doc
- 区域地理复习中气候教学策略探究.doc
- 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和发展趋势研究.doc
- 医学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思索.doc
- 医学探究生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doc
- 医学检验流程研究和质量控制探究.doc
- 医学生医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对接现状研究.doc
- 医学生实习医院选择情况调查研究和对策.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