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和姚崇-一对君臣相互成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玄宗和姚崇-一对君臣相互成就

唐玄宗和姚崇:一对君臣相互成就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日,已经即位将近一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逃往终南山的寺庙。七月四日,已经做了太上皇的唐睿宗徙居百福殿,彻底放弃了权力。七月六日,太平公主从山寺回来,赐死于家。这是自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以来八年半时间里发生的第七次宫廷政变。 一、唐玄宗为什么要重用姚崇 协助唐玄宗密谋发动政变的一班功臣们如张说、刘幽求、钟绍京、王琚、崔日用、魏知古等人,两三个月以来一直处于政变胜利的喜悦和庆幸之中。他们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从李隆基还在做潞州别驾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开始结交,有的还参加了三年前李隆基举兵诛灭韦后、安乐公主及诸韦亲党的那次政变。他们已经习惯了政变的思维,他们最关心的是谁掌权,而不管掌权者是否能够带领大家革除弊政开创新局。他们享受着政变胜利带来的政治果实,都进入到权力核心。他们对因为政变成功而形成的权力格局很满意,不想有更进一步的变动。但是,他们忽略了或者根本没有理解他们所要侍奉的皇帝所秉持的人生理念,对于唐玄宗来说,政变不仅仅是为了夺权,这位正当盛年的皇帝虽然也是一路从政变中走来,但他有着更大的理想,追求更高的目标,他要结束唐王朝长期的皇位动荡,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甚至要赶超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水平。时人如此记载:“今上既诛韦氏,擢用贤俊,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有志者莫不想望太平。”(《隋唐嘉话》下、《唐语林“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 唐玄宗很快意识到,夺取政权所依靠的这批亲信,要么私心太重,要么境界不高,有的还有些得意忘形、为所欲为。他不能做一个被功臣小圈子所包围的皇帝,他必须要找到更符合自己治国理念的宰相。他心中属意的人,是已经64岁的元老重臣姚元之(名崇)。 唐玄宗要达成与姚崇合作,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一是玄宗被一班功臣所包围,姚崇基本属于圈外人,而且功臣们大都不喜欢姚崇,以张说为首的功臣集团对姚崇有一种集体的排斥,姚崇与功臣们的关系很难协调。二是玄宗在关键时刻抛弃过姚崇,君臣之间有着一定的隔阂甚至是情感交流的障碍。两年多以前的景云二年(711年)二月,刚被睿宗下令以太子身份监国的李隆基被太平公主怒责,说自己离间她和睿宗兄妹骨肉之亲。那个时候,李隆基害怕了,如果父皇真觉得自己离间骨肉,听从姑姑的建议,自己这个皇太子还是可以被换掉的。从各种迹象看,睿宗对李隆基还是有所戒备的。所以,他主动去向睿宗汇报,说是宰相姚元之和宋?出的馊主意,要把太平公主外放到蒲州安置,是他们在离间骨肉,请将他们治罪加以贬黜。结果,姚元之被贬为申州刺史,宋?被贬为楚州刺史。这对于已经年过60、历经宦海沉浮的姚元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现在,他还能和年轻的玄宗尽释前嫌、精诚合作吗? 事实上,他们这一对君臣很快达成了合作。十月十三日,玄宗在骊山讲武,以军容不整将政变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流放。十四日,玄宗借口去渭川打猎,会见同州刺史姚元之,姚上“十事要说”,提出了施政的具体主张。玄宗当即任命姚元之为宰相,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月初一,改元开元,大赦天下。十二月十二日,姚崇升为紫微令(中书令),担任首相,原来的中书令、功臣张说外迁为相州刺史,同样担任宰相的左仆射同三品、功臣刘幽求罢为太子少保。其他功臣如钟绍京、王琚、崔日用、魏知古等也陆续被贬官或外放。他们的外放,大抵出于姚崇的劝说,或者是玄宗和姚崇之间的一种默契。而姚崇的这个主张,并不被认为是排斥异己,而是“救时”之举。 改元开元,专任姚崇,标志着唐玄宗基本从政变的漩涡中走了出来,迎来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新局面。唐玄宗因此被称为“开元天子”。在旧史家看来,开元时期最大的成绩是彻底改变了此前的政局动荡和因此造成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的败坏。玄宗完全掌握政权以前,政治上呈现出一派混乱局面,朝野上下,结党营私,一切为了个人利益,完全没有道德底线。而自从“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旧唐书快开创了以复振贞观之风为目标的开元之治。在这个过程中,姚崇是他最得力的助手,起到了关键作用。 君臣遇合,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玄宗方面想要终结政变政治,复振贞观之风,这是最重要的前提。玄宗如何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帝王,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而从姚崇方面来看,他是在那个“朝廷罕有正人,附丽无非险辈”(《旧唐书 二、姚崇在武则天时代的历练与成长 姚崇是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他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小的时候不喜进学,好畋猎为乐。年逾弱冠(刚成年,一般在20岁左右),尚不知书。后来遇到相面的人,对他说:“公甚贵,异日必为宰相。”姚崇回家后告诉了母亲,母亲因此劝他读书。于是,姚崇把自己用于打猎的鹰犬鹞鸟都放掉,专心读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