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桃苗歌现状与传承方式调查探究
松桃苗歌现状与传承方式调查探究 摘要:松桃苗歌是松桃苗族同胞表情达意的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苗歌,苗歌的传承成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为了拯救和保护苗歌,需要探寻一些很好的传承方式,让优秀的古老的苗歌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松桃苗歌;现状;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为铜仁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课题 “关于松桃苗歌的现状和传承方式”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H1117]。松桃苗歌作为松桃苗族同胞表情达意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千百年来在大山苗乡的寨子里飞歌传送。苗家人用歌声来传达自己那喜怒哀乐的生活,用歌声来描述本民族的历史,用歌声来描绘未来的蓝图。可以说,这门口耳相传的苗歌艺术里包含了苗族同胞的历史、战争、民俗、耕作、生活与爱情的丰富世界。多少年来,苗家人在长期的耕作、生活中,经过积累、加工、创作一代又一代人把这门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苗歌也给苗家人平淡的生活增加了无穷的乐趣。苗歌里有着苗家人的历史,有着苗家人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有着苗家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苗歌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我国民间艺术的世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现代文化的冲击、打工潮的兴起,苗歌这门古老的艺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大山里的青壮年由于经济的贫困,一波一波地加入了打工的浪潮,原本飞歌飘扬的大山苗寨里变得寂静起来。青壮年打工回来不再喜欢苗歌却唱起了现代的流行歌曲,小孩子学上了汉语,于是,传唱苗歌的年轻人就越来越少。以前,在婚嫁等喜事里,唱歌的人特别多,很多年轻人也从对歌中收获了爱情。那时的歌者不用请,都是因兴趣或是为爱情而唱。而现在,寂寞的苗寨里,到了婚嫁等喜事,为了热闹,主人就得花钱请来本寨或是邻寨的歌者来唱歌。寥寥几个上了年纪的歌者在唱,听歌的人都是中年以上的人群。不仅在婚嫁等喜事里很少看到年轻人唱歌,就连在各种民俗活动以及苗歌歌唱大赛中,也很少看到年轻的歌者。当然,年轻人也有一小部分人唱苗歌,但也是学了几句别人唱过的,却不会自己创作,能唱又能创作苗歌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为此,作为松桃人的笔者和同事曾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看到了松桃苗歌令人担忧的现状,于是想到了一些保护松桃苗歌的方式,想为保护和传承松桃苗歌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一、松桃苗歌的现状
(一)松桃苗寨苗歌的现状以及分析
1松桃苗寨苗歌的现状
笔者和同事曾在2011年和2012年对松桃县的长兴、迓驾、木树、黄板、寥皋、盘石、盘信、正大、大兴等乡镇的多个苗寨进行走访调查,同时也对湘西的花垣、凤凰等苗族聚居地进行访问,了解了松桃苗寨苗歌的现状。以下是一些典型村寨的苗歌的现状:
(1)蓼皋镇麻旦村。麻旦村,地处松桃县城城郊,距离县城主城区仅3公里,该村为苗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村。如今,该村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寨。由于城镇的建设,锰矿企业的入驻,现在农民的土地大部分被征收。村里一部分人进了锰矿企业成了上班族,一部分村民围绕企业搞运输、搞维修以及开门面。走进村里,已经感觉不到苗寨的原味气息。通过访谈得知,全村800多人,会说苗语的人较多,会唱苗歌的人很少,年轻人基本不会唱苗歌,能自创自唱苗歌的人有2人(也就是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歌者):龙先花(女),72岁;田老贵(男),63岁。
(2)黄板乡纳冲村。纳冲村,地处迓大公路旁(迓驾至大兴的省道),距离松桃县城大约10公里。因为交通方便,这里的苗寨也没有多大的苗族气息。通过访谈得知,全村约600人,都会说苗语,大部分人听得懂苗歌,会自创自唱苗歌的有2人:龙兴华(男),69岁;麻桂先(女),65岁。
(3)黄板乡洞口村。洞口村,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这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山寨,苗族风情风味还比较浓厚。8月里,不是农忙季节,山寨比较寂静,晚饭后偶有村民家中传来的苗歌声音,那是对苗歌有点兴趣的人从街上买来的光碟在VCD里播放出来的声音,听歌者是在庭院里纳凉聊天的中老年人。经访问得知,全寨共500多人,村里男女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下一群孤独的老人和小孩。现在寨子里会唱并且能自创苗歌的有7人:龙老华(男),73岁;龙巴安(男),68岁;龙老莲(女),65岁;麻五妹(女),63岁;龙老毛、麻先平(夫妇2人),各50多岁;龙红玉(女),33岁。
通过访谈还得知,这些歌者现在应该可以称为偏远苗寨的苗族歌师。在这些较为偏远的苗寨里,每逢本寨或是邻寨里的人家有婚嫁酒、满月酒的喜事,歌师就会被请去为客人轮番通宵达旦地歌唱。歌者的收入一般为每人每晚120元。由于地处偏远,再就是现在唱歌也可以有一些收入,所以喜欢唱歌的中老年人比较有兴趣唱苗歌。但是年轻人认为在家唱歌没有外出打工收入高,所以年轻的歌者就特别少。
(4)正大乡苗王城。苗王城是松桃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