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秸秆的收集与预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秸秆的收集与预处理

第二章 秸秆的收集与预处理我国每年的秸秆量为7亿吨左右,除一部分秸秆用于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外,仍有1/3秸秆尚未得到利用。这些未被利用的秸秆大部分采用简单的处理方式焚烧,大量的秸秆资源被浪费。秸秆焚烧不但不能给农民创益,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以及空中、地面的交通问题,此外秸秆焚烧还容易引发火灾,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还田质量,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农作物秸秆分布广、收获季节性强、即地保存性差、收集费时费工、堆放密度低、贮存占地面积大、易燃、易霉,目前依靠传统收集技术与手段, 已经无法实现秸秆的快速收集更难以满足工业化利用的规模。现阶段我国秸秆收集储运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关键技术环节和装备尚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的主要瓶颈。无论是有机肥加工、造纸、饲料化处理、气化处理还是秸秆发电,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秸秆收集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机械进行收集,秸秆的综合利用就无从谈起1. 收集方式 2. 秸秆收集的特点(1)堆积密度小,要求储藏空间大; (2)收获期短。3. 储藏方式(1)分散储藏收集模式。()储藏收集模式。(1)热能:(1)制粒技术就是通过机械设备把细小、轻质物料压制成颗粒的技术。利用秸秆密度小、收缩比大等特点,向秸秆施加一定外力,在水分、纤维素等作用下,可将秸秆制成颗粒状。一般来说,制粒前50 km内秸秆资源丰富;③ 亩产干秸秆l t(两季)。 1. 以生产企业规模为依据 假设以企业为中心的圆周范围内种植农作物,年耗秸秆l万t的生产企业,辐射半径约1.5 km,实际辐射半径在3~4 km内的秸秆产量即可满足需求;若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实际辐射半径5 km之内秸秆量可满足企业需求,可由生产企业直接收购,不设立收购转运点,秸秆以散装形式运输和收集,在电厂内完成其他工序;而对于秸秆需求量较大的企业,年耗秸秆超过l0万吨,或实际辐射半径超过20km,则应建立秸秆收购点,具体工艺选择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2. 以企业利用形式为依据 秸秆预处理工艺选择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利用的需要,同时兼顾经济性。如果是秸秆直燃发电,可以根据炉型或燃烧方式选择秸秆预处理工艺,比如流化床燃烧优先选择成型压缩打包预处理工艺等;气化发电一般规模较小,优先选择成型或造粒;如果是煤和秸秆掺烧,则看锅炉是流化床还是煤粉炉等进行预处理的选择,煤粉炉优先选择成型压缩打包工艺,流化床视其规模大小可选择成型压缩打包或成形造粒处理。 3. 其他 在进行预处理工艺选择时,还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企业是新建还是技术改造等。若是新建电厂,技术和设备是针对秸秆特点选用的,其规模和利用方式可与预处理协同考虑,有较大选择余地,但是新建电厂大都为130 t/h高温高压和75 t/h中温中压两种锅炉,秸秆需求量较大,从经济角度分析,收集半径宜控制在50 km范围内;而技术改造时,受原有技术和设备的限制较多,选择余地较小。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秸秆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是个综合考虑分析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设计多种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4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