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措施
浅议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措施 【摘要】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把语文课当着语文来讲,让语文课真正成为的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教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学习古诗词不防以”读”为本,理解文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以”问”为导,体味情感: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以”品”为基,探究内涵: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会读、读懂、感悟、再创作不乏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途径,也是本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音韵 情韵 意韵 神韵 本色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语文课堂已一扫以往沉闷的气氛, “满堂灌”早已行影无踪。但,新的问题也悄然而至:人文性泛滥、工具性缺失、盲目地”拓展”把文本研读挤到一边,重视形式上的热闹、忽视个性化的思考,该读的不读、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整个课堂,只有表面的”走过场”,唯新为好,唯奇为好、唯”闹”为好,语文课活活地被”秀”成了活动课、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
摒弃浮华,回归本色,让语文上出”语文味”。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把语文课当着语文来讲,要的就是简单、平淡,洗尽铅华,回归本色,质本洁来还洁去,真正成为的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教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
对此,我认为学习古诗文应该以”读”为本,理解文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以”问”为导,体味情感: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以”品”为基,探究内涵: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会读、读懂、感悟、再创作不乏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途径。
1.以”读”为本,理解文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
朱熹云:”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可见,古诗词教学我们首先应该朗读。
读出情感――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意在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初步体味诗歌内涵意境。
【课堂呈现示例1《乌夜啼》】
1、诗词是文字的意念,它有错落有致的节奏、高昂低沉的韵律,需要我们反复朗读、细心体会、就能接近作者的心灵。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
(1)、感性的表现: 字音 节奏 语气
(2)、理性的把握: 意象 人物 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的内容,结合注解,读准字音,把握文章主旨。
3、带着问题思考:找出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一个字?
4、个别学生朗读
学生讨论,明确:恨
5、带着”恨”的情感齐读课文
6、”恨”是如何表现出来?
7、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学生在朗读时注意了诗词那错落有致的节奏、高昂低沉的韵律,只有朗读时细心体会,就不难走近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古诗词的音韵美。学生通过对朗读,不仅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而且通过”因声求气” 感悟到流淌于字里行间的作者情韵,弥漫在词、句中的某种情绪。
2.以”问”为导,体味情感: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
诗歌,是至情的语言,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以问题探究为引导,说出理解,体味情感,读出诗外之意。朱熹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以”问”为导,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意。意在以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课堂呈现示例3《咏怀古迹》其三】
学生反复诵读,讨论诗中王昭君是否怨恨?
2.1 学生讨论
2.2 说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明确:老师不认为她有怨恨
对于王昭君出塞,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她在汉元帝的深宫里,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风光出塞,却做了千年草原之上的尊贵的国母,我想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女人,又何来怨恨可言?作者却说她怨恨,诗中哪些诗句表明昭君是怨恨的?
其实,这位聪颖异常的香溪女子,从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也许就注定了她的孤独,毛延寿的那颗伤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的一封和亲书,虽然换来了”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的短暂和平。但,他的美却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她的恨、她的怨、世人有谁能知、世人有谁能明?难怪评论家金圣叹发出:”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的感叹。而此时昭君这深沉的怨恨也只能化作一曲曲撩人愁思的胡乐,4、 齐读: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以”品”为基,探究内涵: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
品读诗歌,就是由文字进入感情体验。”修辞立其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倾注自己的感情,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受到作品强烈的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心为情动,体验美感愉悦。
以”品”为基,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意在以品读为主,品读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口语基础.ppt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pdf
- 箱式破碎机技术参数.docx VIP
- 贯入法检测砂浆计算表(自动计算2017).xls VIP
- 2025届河南资本集团投资公司校园招聘启动笔试上岸历年真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秋新版】【二升三年级语文】 必背古诗30首全文.pdf VIP
- 《教师职业道德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doc VIP
- 初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心得.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