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病对畜禽生产危害和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球虫病对畜禽生产危害和防治

球虫病对畜禽生产危害和防治   摘 要:通过对球虫病的介绍、表现症状、病发原因、防治措施及球虫病给畜禽生产带来的危害进行阐述分析,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球虫病;畜禽生产;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15-02 球虫病是畜禽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多发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春、夏季节,是由于肠道中的寄生虫所导致,常出现在鸡、兔、牛、鸭等动物。由于此病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和普遍性,死亡率高达20%以上,可导致家禽、肉和蛋生产出现严重损失,大批畜禽发病和死亡;阻碍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降低饲料经济和营养价值,使饲养畜禽效益下降。即使畜禽病愈,也会导致幼禽生长受阻,成年畜禽则会成为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因此是家禽牲畜养殖业非常关注的疾病之一。球虫病可通过粪便检查进行诊断,结合疫苗、药物、环境、综合管理等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以减少养殖者的经济损失。 1 球虫病介绍 球虫病是由于在小肠内的寄生虫大量繁殖与生长导致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疾病,此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一般在4~8d。畜禽吞噬带有感染性卵囊的土壤、饲料或饮水后,寄生虫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条件下开始繁殖和生存,使大量的球虫在肠道内着床嵌合在肠细胞之间。由于球虫种类不同所以致病力也不同,感染数量的多少也使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不同种的畜禽有不同的球虫,而球虫之间则互不交叉感染。在畜禽养殖中,鸡主要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鸭主要是菲莱氏温扬球虫(W.philiplevinei);鹅主要是截形艾美耳球虫(E.truncata);兔主要是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牛主要是邱氏艾美耳球虫(E.zurnii)和牛艾美耳球虫(E.bovis);绵羊和山羊主要是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gni)和浮氏美球虫。由于球虫繁殖速度极快,可以使红细胞数和细胞压积降低50%,肠细胞崩解,迅速导致肠道组织损坏。而肠道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肠道组织遭受球虫寄生后,消化吸收能力受到影响,畜禽采食量急剧下降,使其不能正常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最后导致脱水、便血、死亡等现象。也有一部分球虫可以引发肠道炎症和细胞产物,造成有毒物质不断续集,而肠管受到破坏使其不能迅速排出,机体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 2 球虫病的表现症状 球虫病发生在日龄较小的畜禽时,由于幼禽抵抗力较差,所以表现症状较为明显,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救治,一般发病后5~10d即可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主要表现为畜禽精神萎靡、眼睛半闭、嗜睡、食欲下降、增重缓慢、浑身战栗、喜欢拥挤在一起,下痢,粪便较稀或带血,病发7d以后,肠道变硬和干固,最后导致死亡。日龄较大的畜禽,一般不发病,多为带虫者,可影响增重和产蛋能力。即便发病过程也较为缓慢,病程时间较长、一般在14~21d。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形体消瘦、产蛋量明显下降、羽毛松乱无序、饮水量增加、四肢无力、体温下降、伏卧不动,腹泻和便秘交替,腹围膨大;肝受损害时可发现肝肿大,可视粘膜轻度黄染、间歇腹泻、贫血、下痢,粪便颜色为深红或灰红色,进入发病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麻痹,甚至导致死亡。 3 发病原因 3.1 环境影响 球虫病受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密度等因素影响,温度与湿度越高发病率越高,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反复性。光照充足可以减少球虫病出现,同时由于舍内通风透气性较差、空气不流通,饲养密度较高,导致卵囊密度增加,导致发病率增高。 3.2 饮食影响 球虫病主要是通过畜禽喝水、进餐等方式感染,使卵囊进入畜禽体内,在这一影响因素下,由于饲料中含有大量抗营养因子如棉酚和单宁酸、抗胰蛋白酶、植酸等,容易与肠壁黏膜结合,导致肠壁的损伤,同时饲料中电解质的平衡失调,使排泄的粪便湿度增加,或是饲料中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K,使消化道黏膜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致使畜禽无法抵御球虫病的侵袭,这些都使感染的机会增加,从而导致发病率提高。另外,球虫病还会由于日常对畜禽管理较为粗放,在饲养工具、器械或垫料、苍蝇等物品中含有传播卵囊,没有做好舍内的消毒、杀菌、清洁工作,未及时处理粪便、污物,使畜禽将含有孢子化卵囊的水或饲料吞噬而造成。 3.3 其他因素影响 球虫病还经常会伴随着应激反映而出现,如长途运输、气候骤变、营养失调、习性改变等,这些较为明显的应激反映会降低畜禽的抵抗能力,造成球虫病的恶化;同时,在饲养预防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使用单一或同类抗球虫药物,使球虫会产生耐药性,导致防治球虫病的能力下降。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由于球虫卵囊抵抗力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