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渡船船员安全手册
川江大型船舶安全操作
指 南
二OO七年六月
川江大型船舶安全操作指南
目 录
库区蓄水及消落期航道特点,水尺及航道整治概况。
关于三峡水库库尾若干问题概述。
丰都—铜锣峡原航行水尺零点高程。
丰都—铜锣峡新航行水尺表。
丰都—重庆主要碍航礁石高程对照表。
涪渝段航道整治后礁石高程及设标情况。
涪陵至铜锣峡航段炸礁后有关通航数据。
李渡—郭家沱156蓄水回水变动区主要碍航礁石。
三峡库区156M蓄水回水变动区渝涪段重点整治航段碍航期船舶航行操作要点。(14处)
重庆至涪陵李渡航段可供大型船舶调头应急应变的水域及操作要点。
一般调头方法。
铜锣峡至李渡航段下行船可供调头的水域。(19处)
重庆至李渡航段不能追越对会的河段。(19处)
丰都至铜锣峡河段易发生触礁、搁浅事故水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上行船预防触礁、搁浅事故的重点地段。(16处)
下行船预防触礁、搁浅事故的重点地段。(12处)
淤沙期船舶航行安全措施。
事故案例。(共三例)
三峡水库蓄水及消落期航道特点
一、关于三峡水库库尾若干问题概述
三峡大坝135米蓄水后,川江库区航道的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坝前水位汛前消落和汛后蓄水的出现,水位变幅大,对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156蓄水以来的观察,库尾航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蓄水计划不明确,回水变动区不确定性,主管部门和航运企业难以超前调研、规划。
2、回水上延和下移,航道边界的变化对船舶安全航行构成新的问题。
3、回水变动区的交界面,情况差异大(主要是指水位条件),如果不突破惯性思维、及时转变操作理念、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容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为了改善135—139米蓄水后的丰都以上的航道条件,1996年—2003年,航道部门对三峡水库蚕背梁、观音滩、灶门子、土脑子、花滩、和尚滩、青岩子、马风堆、上洛碛等9处滩险进行了整治。”“7250工程””的成功实施,改善了三峡工程施工期回水变动区,特别是涪陵至丰都间的通航条件,同时也为今后回水变动区和坝下局部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组织管理积累了有益经验。为了解决175米蓄水后回水变动区的部分礁石的碍航问题,2005—2006年实施了涪陵—铜锣峡炸礁工程。
按现有计划,175米蓄水后,坝前水位运行情况是汛后为175米,1—4月为155米,5月下旬—9月下旬为144米(防洪渡汛保证水位,144米主要在7、8、9三个月)。
丰都—涪陵段:“7250工程”解决了144米运行时的航道问题,最终为175米提升航道等级创造了条件,但应注意,如2007年当坝前回落到145米左右,上游来水量偏低,丰都零点高程是131.4米(吴淞),当出现坝前水位与丰都水位基本一致时,蚕背梁礁石水深不足5米时,蚕背梁仍然实行分漕通行。
涪陵—铜锣峡段:坝前水位156米,回水末端在铜锣峡下口一带。船舶航行此段必须高度重视:
(1)泥沙淤积造成的碍航河段
由于产生泥沙淤积,发生航槽移位或出现倒槽现象,主要有牛屎碛、青岩子、五家滩、洛碛、大箭滩、水葬、野土地。
(2)主要碍航礁石
在有些河段,因江中孤礁或岸边石嘴的存在,产生挑流、滑梁水、回流等不良流态对通航有影响,主要有:中堆、黄果梁、五台梁、炉子梁、断头梁、搬针梁、马铃子等。
(3)主要的急流河段
剪刀峡、黄草峡、明月峡、铜锣峡等。
3、航道炸礁整治后对航道的影响
(1)肖家石盘:主流直冲忠水碛南漕
(2)搬针梁:滑梁内拖水
(3)花园石:放大青岩子上半段的曲度半径,主流冲南漕。
(4)门闩子、炉子梁、鸡心石等河心礁石在一定水位下变成暗礁。
(5)中堆:在一定水位时扩大河面宽度,但有效航宽没有得到改善。
4、水位消落期的航道特点
据2007年对涪陵—重庆段航道情况的观察,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由于2006年末至2007年初整个西部地区降雨量少,重庆出现百年一遇的最低水位,为了补偿中游航道水量,在重庆水位还没有回升的时候,2月中旬坝前水位由156米开始消落,大坝下泄流量加大,至4月27日,坝前水位降到了150米以下。
(2)枯水期水面坡降小,据观察统计,枯水期的丰都水位比坝前水位高0.5米左右,随着回水末端上延,尾翘现象越显著,比如5月10日丰都水位147.4米,坝前水位147.2米,而涪陵李渡水位是147.7米,长寿水位148.5米,重庆水位161.85米。由此可以看出大坝蓄水降低了由于地形原因导致的水面坡降,但随着坝前水位消落回水末端下移,同时库尾航段趋向自然坡降,航道呈现自然河段的特点。
(3)在5月10日,李渡当地水位9.5米,长寿当地水位3.5米,李渡至长寿段航道条件仍较好,但长寿以上航段完全呈现天然航道状况。
二、丰都至重庆原航行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