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收藏的中国早期道教雕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收藏的中国早期道教雕塑   清朝末年,朝廷派南洋大臣、两江总督端方去美国考察政务,端方是一个文物收藏大家,到芝加哥后,对当时正在修建中的一个大型博物馆费尔德自然史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of Natural History,Chicago)很感兴趣,回国后寻找了一件精美的天尊石像赠送过去,即盛唐开元十三年杨真造天尊像,并在石像背后用毛笔详细记载其事,包括英文译文。这大概是有记载最早流传到美国博物馆的道教造像了。没有想到。此后该馆一位叫做劳福尔(BerthotdLaufer)的人于1908~1910年到中国西安等地大肆收购石像,这些收藏不仅使该馆成为西方最早大批收藏中国雕刻的机构之一,还成为收藏道教造像最多的博物馆,至今没有其他博物馆能够企及。只是由于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人类学博物馆,对这些道教雕刻不太重视,绝大多数造像都至今深藏库房,知者甚少。笔者于2000年、2009年两次到该馆考察,在库房得以观看和拍摄这些宝物。但因为有纪年的石像价格要比无纪年的贵,引得当时一些文物贩子在石像上加刻年号牟取利益,所以许多造像是半真半假,需要仔细甄别。此外,美国其他博物馆也有收藏。笔者在前文中仅对两件造像做过介绍(波士顿美术馆藏北魏延昌四年焦采造道教二尊并坐石像、弗利尔美术馆藏北周建德元年李元海造元始天尊像碑),其他都没有论及。以下择其有价值和精美者分别介绍,所附图片大多为笔者所摄。有些造像是首次发表。      1 海外有纪年的最早道像:男官傅某造四面道像      此像建于北魏太和廿三年(499年),现藏美国芝加哥费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编号121396,该博物馆的收藏档案显示,石像出自西安西南5km的晾经寺遗址(今不存)。碑身大致为长方形,尺寸为65×33×21cm,四面造道像,碑首为两面坡的屋顶形,正面与背面各有一大龛,造像略有不同:一面主像为交脚坐(显然出自弥勒像),跣足。头裁平顶道冠,上部略似“山”字形。面部略残,大耳。身着宽袖大袍,胸有束带,双手在腹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指伸开,座为双狮。主像左立一侍者,戴冠,着长袍,双手捧于胸前。龛楣为双龙首,但两边不对称,右边龙首下垂,占了侍者的位置,所以没有刻侍者。龛下浅浮雕香炉和二供养人。背面的大龛略同,主像的装扮手势均同于前龛,唯足部略残,看不出交叉状,可能是倚坐式(北魏佛教造像一般有释迦牟尼和弥勒双像,脚姿不同)。坐双狮座。主像左右各立一位侍者,服饰手势与前龛同。龛楣为双龙首。侧面,上部开一龛,内有坐像一尊,戴道冠,着对领衣,坐姿似坐佛的结跏趺。龛下刻有两层共四位供养人像,各有榜题。另一侧面刻有发愿文四行:“大代太和廿三年岁次己卯三月丁丑/朔十六日□,成阳郡石安县西乡□仪/□男官傅□造石像一躯,为过去师□、/又为所生父母,龙花初会,愿在先首恩。”文字以下有二人,备有榜题,一为“男官”,一为“□□□安喜”。成阳郡石安县即今西安北面的泾阳县。石安县为石勒置,今之泾阳县。有美国学者认为,铭文中的“男官”是道教主祭的头衔,我们从造像的样式上也可证实其道教属性。此碑的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在于碑首刻成屋顶式。造像碑一般都由三部分构成,碑座、碑身和碑首,但今存之北朝造像碑基本上不见碑首。这种造像碑很多都是露天放置的,即村边道旁显敝之处,不同于置于庙宇之内的造像,因此一个遮蔽风雨的碑首应是必要的,但由于碑首一般与碑身分离,很容易丢失残缺,所以现今所存造像碑大多没有碑首。      2 扑朔迷离的旱期造像:王易造道像      王易造道像,美国芝加哥费尔德自然史博物馆藏,馆藏编号为121420,正面略为长方形,左上部略有残,现高52cm。正面造像三尊,中为坐像,头戴道冠,耳大颈粗,唇上和下巴刻有胡须,眉、眼的刻画似佛像。腰束宽带,著交领长袍,左手下置于腹部,右手持麈尾于胸前。盘坐,左脚外露。与北朝一般道像大致相同。左右各一戴高冠的世俗穿扮者。三像均在座上,座为层叠束腰工字型,上为三层下为两层。座下有二卧狮。主像与右侍者间是波浪状刻纹,杂以枝状纹。主像左没有对称的纹饰而是供养人姓名。石像后面有发愿文及年号,称像主为时任下邳县令的京兆人王易,但对年号的解释似平一直存在问题,大致有三种说法:后秦弘始十六年(414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北周保定四年(564年),相距一百二十年。据该馆安妮?卡彭特小姐(Anne?Carpenter)2000年给笔者发来的1910年人馆的记录,此碑亦为“背面铭文为414年”。若此说能够成立,则是现存最早的道教造像,比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的《魏文朗造像碑》还早10年。2009年6月,笔者再次到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考察,这次清晰地记录和拍摄了此件造像的资料。前面的文字是:“长男南阳郡法曹王口供养、次男王致供养”。可知是像主的两个儿子的姓名,其大儿子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