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第 10 卷  第 3 期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Vol. 10  No. 3  2004 年 9 月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Sept. 2004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德滋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系 ,南京 210093) 摘  要 : 半个世纪以来 ,华南花岗岩研究经历了 3 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重点研究了花岗岩的时 空分布。根据地质证据与同位素年龄数据 ,证实华南存在多旋回的花岗岩 ,即晚元古代花岗岩、加 里东期花岗岩、海西 - 印支期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基本规律是:不同的造山旋回伴有相应的 ( ) 花岗岩。大体上 , 自西北往东南 向洋方向 花岗岩时代呈愈来愈新的趋势 ;第二阶段 ,重点研究了 花岗岩的成岩物质来源 ,划分为 M 型、I 型、S 型和 A 型 ,研究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及其岩石地球化学标志 ;第三阶段 ,着重研究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 ,例如研究玄武岩浆底侵作用 与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 以及岩浆混合作用与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原因。此阶段研究方兴未艾,仍 ( ) ( ) 在深入开展之中。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环绕 3 个问题进行 : 一 壳幔作用与 A 型花岗岩成因 ; 二 ( ) ( ) 陆内花岗岩浆产生的方式和原因 变质核杂岩、花岗岩穹窿、复式花岗岩体 ; 三 华南大花岗岩省 成因。 关  键  词 : 展望 ;花岗岩 ;华南 ( ) 中图分类号: P588. 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04 0330510 1  引 言 华南的范围包括长江以南、三江以东的广阔区域。翻开华南地质图 ,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 多时代花岗岩类交错的绚丽多彩的画面。早先 ,黄汲清在其所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 ( ) 书中曾预言华南若干片麻状花岗岩可能属于加里东期 ,但无确凿证据 黄汲清 ,1954 。1957 年 ,徐克勤等在江西上犹和南康首次发现两个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在上犹的陡水剖面和南康 的鹅公头剖面见到中、下泥盆统砂岩与花岗岩呈明显的沉积接触 ,泥盆系底部有一层几十米厚 的花岗质碎屑岩 ,貌似花岗斑岩 ,仔细观察 ,是由长石和石英的碎屑组成 , 由风化崩解的花岗质 碎屑稍许经流水作用分选和堆积而成。花岗岩侵位于寒武 - 奥陶纪地层中 ,属于加里东期花 ( ) 岗岩无疑 徐克勤等 ,1960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发现。1958 年 ,徐克勤、郭令智等在 皖南休宁踏勘地质时 ,发现震旦纪休宁砂岩与花岗岩呈沉积接触 ,后经李应运研究 ,证实休宁 ( ) 花岗岩属于晋宁期 李应运 ,1962 。从 1957 年至今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华南花岗岩研究 经久不衰 , 日益发展,大体经历了 3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重点研究华 南花岗岩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