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太地区盆地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亚太地区盆地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O V E R S E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海外勘探 南亚太地区盆地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杨福忠 薛良清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34) 摘 要:南亚太地区是指东南亚及澳洲地区,地质构造上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交会地 带,中、新生代该地区板块构造活跃,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沉积盆地,按其发育的构造位置, 可分为三大类沉积盆地:①主动陆缘型盆地,包括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和弧间盆地;②克拉通内部盆地,包括断陷盆地 和坳陷盆地;③被动陆缘型盆地。根据对该地区各类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发现的分析,认为弧后盆地、陆内断陷盆 地和被动陆缘盆地是最有利的含油气盆地。 关键词:南亚太地区;弧后盆地;大陆边缘盆地;被动陆缘盆地;陆内断陷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11.1文献标识码:A 南亚太地区是指东南亚及澳洲地区,主要包括印 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泰国、澳大利亚、巴布亚 新几内亚。这些国家由集中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众多岛屿组成。 南亚太地区区域地质和构造极其复杂,存在一系 列的大陆边缘、小洋盆和岛弧系,使其成为地球上研究 现代构造过程及其在近代地质史上构造活动的最重要 的区域之一。 总的来说,南亚太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基本位于欧 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交汇地带 (图1),由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在古生代至中生代分裂 出来的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组成。大约在晚白垩世以 图1 南亚太地区板块构造图(据Robert Hall,1997 来,由于印度洋的扩展,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以及澳大利 亚板块的影响,发生洋壳的向北俯冲,地块与地块之间 以及地块与大陆之间的碰撞与拼合,在拼合过程中不 通,直到白垩纪由于海底扩张及板块的相向运动,菲律 仅存在过渡性的地壳和外大陆架沉积体系,而且在碰 宾板块向西南方向的马来地块俯冲,导致大规模花岗 撞与拼合后构成具有相当宽度的增生褶皱带,这些都 岩侵入,形成由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等陆块 影响了该区沉积盆地的发生和演化并增加了复杂性。 拼成一体的年轻克拉通格局。在巽他古陆南缘的爪哇、 [1] 加里曼丹东缘、南海南部存在中生代陆缘沉积 。澳大 1地质演化简史 利亚地区则以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为主,在澳大利亚大 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巽他古陆与特提斯海相连 陆周缘形成一系列的裂谷盆地。 第一作者简介: 杨福忠,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外项目油气勘探综合研究及技术支持。 收稿日期:2006-04-11;修收日期:2006-09-21 65 No.5 2006 海外勘探 O V E R S E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中生代末期,南亚太地区复杂构造格局已形成,并 块的旋转,而只是引起沿巽他弧汇聚速率的相对减低 构成了多种沉积盆地雏形。南亚太区晚白垩世的板块 以及相应开始的一个伸展期。这次伸展在巽他弧后盆 构造格局是:印中陆块、南中国陆块和西巽他陆块,作 地中以明显的块断为特征,形成一些低幅构造,以它们 为稳定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在其南缘发育着活跃 为核心,形成了许多碳酸盐建隆。在以碎屑岩为主的中 的洋壳俯冲带。该时期除了在珠江口盆地区局部裂谷 苏门答腊盆地,这次事件导致许多细微低幅度构造的 盆地中具有少量沉积和环绕着澳大利亚大陆西北边缘 形成,在此阶段早期,由于持续的沉降再加上海平面的 的被动边缘海相沉积外,晚白垩世到始新世中期是南 上升,海水的泛滥导致在整个巽他盆地区沉积广泛的 亚太区的一个无沉积时期,之后才开始进入大部分盆 海相页岩。在大约13Ma年前,东南苏拉威西(Sulawesi) 地的发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