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虾和棉蝗的形态结构及其他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腕足动物半索动物
实验五
对虾和棉蝗的形态结构及
其他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腕足动物、半索动物
一、主要内容
中国对虾的外部形态特征及附肢结构观察;
棉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昆虫分类依据结构(足、翅、触角、口器)特征及
昆虫变态观察;
节肢、棘皮、腕足和半索动物门重要标本观察
[藤壶、卤虫、三疣梭子蟹、三叶虫化石、鲎、蜈
蚣、海盘车、海胆、海参、海豆芽、柱头虫]。
二、目的要求
通过对虾、棉蝗外形观察和内部结构解剖,
了解节肢动物门及甲壳纲、昆虫纲动物的
特征;
学习昆虫形态分类基本知识,掌握昆虫分
类主要依据,学会使用检索表;
观察节肢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各纲代表动
物及四个小门代表动物,了解有关纲或门
的基本特征,认识主要经济种类。
中国对虾的形态与结构
外部形态:几丁质外骨骼,头胸部和腹部;
头胸部:头部5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
腹部:7节,前6节有附肢,尾节三角形;
附肢:20个体节,19对附肢 (尾节无附肢)。
基本模式:着生于体壁的原肢节以及连接在
原肢节上的内肢节和外肢节构成的双叉型 。
中国对虾的附肢
① 第一触角 (小
触角):原肢
分三节;宽扁,
第三节末端有
内外两个触鞭 ;
② 第二触角 (大
触角):长而
粗,原肢节二
节,外肢宽大
长方形。大触
角柄上有一极
长的触鞭 ;
③大鄂:原肢分切齿部
和臼齿部,内肢成宽
大叶状触须;
④第一小鄂:小片状;
⑤第二小鄂:小片状。
⑥第1鄂足:即
胸部第一附肢。
底节着生肢鳃;
⑦第2鄂足:着
生肢鳃和关节
鳃;
⑧第3鄂足:着
生侧鳃、肢鳃
和关节鳃;
中国对虾的附肢
⑨ -⒀ 步足:5对。第1-3对末端钳状,4和5对步足
末端爪状;
对虾的外部性别特征
⒁第1腹肢:雄虾两内肢左右愈合成雄性
交接器; (第4和5步足基部腹甲上有
一椭圆形的结构,为雌虾的纳精囊);
⒂-⒅第2至5腹肢:
正常 ;
⒆第6腹肢:内肢
扩大成鳍状,与
尾节共同构成尾
扇。
对
虾
的
附
肢
呼吸系统:羽状鳃(小心去处头胸甲),每
对鳃基部都连于相应的一对附肢上,6-13节
附肢基部
循环系统:头胸部背方后缘一白色稍扁的肌肉
质囊为心脏,上有成对心孔。
生殖系统:精巢一对,在心脏腹面。输精管在第5步
足基部膨大成储精囊;卵巢一对,叶状。心脏腹面,
输卵管开口于第3步足基部 。
雄性对虾
雌性对虾
排泄系统:触角腺(圆球形,位于第二
触角基部)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
门。去处生殖腺,可见暗红色的肝脏,肝前
方是胃。食道、中肠较短。食道、胃和后肠
都有几丁质内膜。
神经系统:索状神经链、围叶神经环、
咽上神经节 (脑) 。
甲壳纲的类群
蚤:枝角类,淡水浮游,俗名 “鱼虫”,全身被胸
甲覆盖。第二对触角为叉式附肢,故名 “肢角”。
剑水蚤:挠足类,淡水浮游。雌体一二节愈合成生
殖节,两侧常有卵带 ;
卤虫:无甲类,高盐份水体生活。卵与成虫均为优
良的鱼虾饵料 (我国的青海、西藏等盐湖中较多) ;
鼠妇:等足类,俗名 “潮虫” ;
三疣梭子蟹:十足目,头胸甲每侧缘有一大棘,呈
梭形。头胸甲中央有三个疣状突起。海产,食用。
(蟹类头胸部向两侧扩大,腹部退化,折贴在头胸
部腹面,腹部附肢退化,只司生殖,雌蟹腹部宽大
呈半圆形。雄蟹腹部尖狭,三角形) 。
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昆虫分类依据
主要依据:翅、触角、口器、足及变态的类型。
代表动物:棉蝗。体分头、胸、腹三部。♀外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