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公开课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颜回乐什么?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徒。作为孔子的第一高徒,颜 回和老师一样,都是以“义”为乐。这个“义”,也就是仁义、道 义。所以,孔子也好,颜回也好,都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有了 道义,才能够安于贫困。说到底,也就是安贫乐道,为了精神的 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   当然,孔子、颜回都是圣贤级的人物,风情高达,所以能做 到安贫乐道,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要修养到那个境界可真是难得 很,也就只好“不堪其忧”了罢。 思考2:中国人总以财富、房车、学位等东西来论英雄;平凡地享受粗茶淡饭的日子,往往会被认为没出息。你怎么看待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生活?(大家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读解】    夫子的自我鉴定。   发愤忘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寝忘食精神,但夫子的废寝 忘食不是打麻将,不是看足球,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追求学问,学而不厌。   乐以忘忧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或者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雍也》)所以,是安贫乐道,而不是“打起麻将来就忘 了做学问”或“唱起卡拉OK来就忘了工作”的那种“乐”以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竞技状态良好,是自强不息,而不是老顽童、老天真。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 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 冲动,性情好种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 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颢)   你乐水还是乐山呢? 【读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曾子所要求于读书人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沉毅持重的生命意识,壮怀激烈的悲剧心态,将历史扛在自己肩头的英雄形象.   这一切,似乎都只有在传统的文学作品和历史的教科书中去寻找了。   他们是屈原、荆柯、楚霸王、岳飞、陆游、文天祥,或者是哈姆雷特、浮士德。   今天,当我们在呼唤崇高,呼唤英雄,呼唤悲剧意识的时候 是不是应该回到儒学中去,回到曾子所呼唤的精神中去,做一个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读书人呢? 孔子在此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品格? 安贫乐道 (4.9)本章孔子勉励学生要专心致志求道,不为世俗所累。 孔子认为一个士人追求正道就一定是个君子吗?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便不配做读书人了。” 士是有志的读书人,如果只求个人生活安适,这就与他的志向相背,不会有所作为,所以不够资格为士。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志于道,但贪图享受,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讨厌物质环境艰苦,怕自己穿不好吃不好,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志若被物质环境支配的话,就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17·15【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7?15) 【译文】 孔子说:“庸俗浅薄的人能跟他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它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了。”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本章内容是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成语: 患得患失: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老是考虑个人得失。 无所不至: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道德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种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道德啊!” 本章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