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最亮丽的底色.docVIP

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最亮丽的底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最亮丽的底色   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余名嘉宾如约而至,共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总结了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提出了未来建设的目标。40多分钟的讲话、全场响起近30次的热烈掌声,生动直观地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诚意、中国智慧与中国担当的高度认可。“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取得当前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及时回应了沿线各国互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和诉求,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和原则,始终追求互利共赢的目标和前景。   互利共赢理念是丝路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弘扬。2000多年前,中国和各国人民在各方面条件都很欠缺的条件下,历经艰辛,筚路蓝缕,以极大的勇气和探索精神,相继开辟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正是由于先人们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古丝绸之路也旧貌换新颜。沿线人民日常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利益相互融合更加深入,沿线地区相互依赖更加明显,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我们共同的挑战。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变的是互联互通的方式,不变的是丝路精神的传承。“一带一路”版权虽属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条延续两千多年、连接亚非欧的丝绸之路再现昔日辉煌,使传承两千多年、激励近百代人的丝路精神持续得到弘扬。   互利共赢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彰显。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流淌着“尚和合、求大同”的基因,这也成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的基础。“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文精神,“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人生态度,“积小胜为大胜”的思维方法,“量力而行”的做事策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这些传统文化理念在中华民族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也在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中得到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旗,始终是推动世界前进的正能量。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政策实践,一再打破“国强必霸”的旧逻辑,一再超越“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一再绕开“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旧束缚。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各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大逻辑和大框架下,“一带一路”建设既不是中国模式的输出,也不是过剩产能的输出,更不是资源掠夺和经济控制,而是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民心工程、互惠工程。   互利共赢原则贯穿在“一带一路”的规划设计当中。“一带一路”建设不是“核心与边缘”的剥削型经济关系,也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不平等经济关系,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是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在制度设计上,“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的要求。它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辅相成,经济交往与文化交流并行不悖。它注重依靠区域自身的文明特点、发展阶段、资源与制度禀赋的优势来形成发展合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行阻力,不断扩大支持面,缩小反对面,以实现合作为导向的一体化。   考虑到沿线很多国家已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也提出了很多区域发展的倡议,中国选择主动对接这些机制和倡议。中国所主张的对接,不是一方主导另一方,而是在尊重彼此规则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扩大合作点,进而制订共同规划、推进合作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刻意追求一致性,中国既可以在一些项目中“挑大梁”,也可以在一些项目里“当绿叶”,高度灵活,富有弹性,这将保证“一带一路”是真正多元开放、多样包容的合作进程。   互利共赢原则通过“一带一路”的实践得到了检验。截至2017年初,“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中国已经先后和沿线国家签订了将近50份的政府间合作协议,与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签订了70多份合作协议。联合国安理会还一致通过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运营,已经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的前期合作工程。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建成,也使沿线国家和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甚至连一贯傲慢偏见的西方主流媒体和智库,也对“一带一路”增进中外联系、促进当地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优势,流露出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声音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