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 需提高劳动者收入:三方机制的作用.docVIP

培育工匠精神 需提高劳动者收入:三方机制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育工匠精神 需提高劳动者收入:三方机制的作用   摘 要:培育工匠精神,要大幅提高工人待遇。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三方协调机制使劳动过程劳动者收入分配合理化,保护了工人的权益,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及社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我国三方协调机制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需要健全三方机制以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收入,从而对劳动者产生实质性的保护。   关键词:工匠精神;劳动者;收入;三方机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制造强国建设是技术创新、匠艺精进的过程,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落实阶段,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提高工业主导力和竞争力的有效保证。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在一定层面上凸显了工匠精神的稀缺。工匠精神最主要的体现在蓝领工人身上。而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工厂从事一线工人工作,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薪酬待遇不高。今年两会上,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代表说,“一个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随着技能等级的提升,薪酬待遇成长的梯度不够大”①。因此,培育工匠精神,要大幅提高工人待遇,要让人们相信,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价值。而建立三方协调机制是促进劳动过程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一、三方协调机制的产生   三方协调机制的产生基于劳动过程的利益差异。劳动关系冲突还是合作一直是理论研究的两大流派。冲突论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两者的冲突不仅表现为双方对工资收入、工作保障等问题的分歧,还扩展到宏观经济中“劳动”和“资本”间的冲突;要使工会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提高工人对自身劳动权和报酬索取权的认识,了解劳动关系对立的本质,开展广泛的与资本“斗争”的运动。合作论者认为,劳资双方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在劳资关系中,可以建立一套能为双方所接受的程序和方法比如谈判达成一致。劳方、资方组织化并形成平等的协商主体,自由就劳动合作达成协议;政府以法律制度规范劳动市场,形成三方协调机制。   三方协调机制的产生与西方劳动关系历史变迁相适应。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劳资关系以冲突为主,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资方主导下单方调节,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依附于资方的工厂而生存,政府强权与资方利益的一致性使得资方有雇佣、解雇、提升和惩罚雇员的特权,并决定工资、工时、工作条件,工人的交涉权基本上是无意义的。近代工业社会,雇佣契约进入工业领域以调整劳动关系,但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又使得劳资双方无法达到利益平衡,以工资水平、劳动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劳资冲突日益激烈,加上工业化大生产造成大量劳工无法就业,劳工斗争意识觉醒,被迫组织起来以抗争剥削和不公。政府在此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不介入劳动关系调整。现代工业社会,劳资冲突带来巨大社会破坏,劳资双方开始一些合作和对话,政府开始介入劳动过程的调节,主导劳资关系的良性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样劳动关系调整的三方协商机制开始形成。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一些工业国家已出现了推行以“社会协商”为基础的社会伙伴关系体系的最初活动,进行劳资对话协商。1919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就是“社会协商”思想的倡导者和体现者。二战后社会伙伴关系体系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些国家在法律上也有了明确的规定。如比利时、德国、奥地利和法国分别在20世纪的40―50年代对实行社会伙伴关系体系做出了法律规定。北欧国家在70年代实现了这种体系的法制化。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与工会、雇主达成“全面谅解”协议,正式确定了三方合作关系。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国家也陆续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委员会。1976年国际劳工组织颁布《国际劳工标准三方性协商公约》,1996年国际劳工大会对“国家一级有关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三方协商”报告进行讨论,这些推动了三方协商机制的普及和发展。   二、三方协调机制促进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国外借鉴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作为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只4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我国相似发展阶段时这一比重在50%以上,发达国家目前皆在65-70%之间。近两三年,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GNI)的比重虽然从2008年的48.5%回升到2013年的51.1%,但并没有达到历史高点,2000年为53%,1994年为54.6%。甚至在80年代中期,这一比重曾高达60%。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偏低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回顾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没有一个国家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