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石审美有没有标准
编者按:《中华奇石》杂志有一个作者群,这个群里的老师们各有特点,思维活跃。你一定常在杂志上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看到他们深刻,新锐有见地的文章。你不知道的是,他们平时隐身群中,会聊一些热门的、敏感的、甚或“无用”的话题。
话题不知所起,或一往而深,或浅尝辄止。有时心有戚戚,有时面红耳赤……
这次的话题,关于奇石有没有标准?小讨论,小火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灵感一来,必有立论严密的大作在后头――或许看了你也有话说,来吧,一起聊聊。
南极渔人(王永奎):我需要重复老别(别尔嘉耶夫)的那句话,美不属于决定化的世界,他脱出这个世界而自由的呼吸。
默语(刘志成):为美的事物定标准就是为自由建牢笼。
人性中存在着一个盲区,一旦被点燃,失去理智,如干柴烈火,爱莫能助,古今中外皆有先例。
南极渔人(王永奎):盲区一说很形象,依我理解即是佛洛依德大师“我”字的三说:“本我”、“自我”、“超我”。尤如是座冰山,可见部分应是“自我”(受道德理性制约),盲区就是“本我”(属水下部分,有很多上不了台面的动物性),“超我”才是理想层面应该追求的方面……可知当下问题的严重性。
我曾是南极考察工作者,凭我的知识,可见部分的冰山仅占十分之三,水下部分却占十分之七,所以冰山在阳光下消融常会整体性的翻转再平衡,显露平时难见的部分。我想刘老师所说的“盲区”部分终有一天会被大伙看穿识破,因为时代进步是潮流,谁也不能阻挡!!!
默语(刘志成):以技而论谓之匠,以量而复谓之俗。大凡天才之艺术,厚积薄发、来去无踪、顿悟而就,如兰亭序也。
南极渔人(王永奎):只因是艺术的属性所决定的,奈何不得,出丑者责任自负。
江南写造(钱学武):一味提倡合模与继承,实质真是不懂文化。丢了自己本心本身,就会掉入文而不化、术而不艺的窘境,却仍在沾沾自娱自己为文人了。而不必追究字还不识几个的,文化只用来装门面就到了末路穷途了。
受不了,受不了……
文盲也会有文心,答案是肯定的,但文盲与文人浑身不搭界也是肯定的。所以我坚决反对现在“文人赏石”的标签。必须打拐、打假!
“文人”的的确确不是好冠冕,有流氓党棍的、有奴性马屁的、更多消极避世的,莫吃重望远离,兜不住就放弃。横刀立马真气概,以笔投枪也见红。
南极渔人(王永奎):一石激起千层浪,江南大呼受不了。只因丢失六祖履,未曾踏着自家底。我辈同仁齐努力,拾鞋归根能腾飞。
江南写造(钱学武):满场嗡嗡叫,就是不见血,底蕴不必多识字,老妪也通真道理,常情依逻辑。立论要鲜明,鲜红红明晃晃,管他二十一。
一粟?Smakefriend(宦振宏):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有些不同和中庸。我觉得赏石艺术既有标准,又没有标准。
赏石没有标准,是源于艺术没有标准的说法,艺术没有标准吗?还没有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对外能一致公开说自己的艺术门类没有标准。一旦提出,其圈内自己就有人提出反对。艺术没有标准,最近书画界提出的较多,但即使是书画界也有不少人反对,书画的标准还多,如构图的黄金分割标准,透视标准等等。楷书有颜体、柳体等标准。我觉得艺术有共性标准,也有个性标准、比如颜体,一看就是颜真卿的楷体标准;京剧艺术中,梅兰芳的梅派,一看便知,那是梅派标准,这些是共性标准。
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一定作用的,当然也有个性标准,个性标准相对随意,这就让人感觉艺术没有标准,比如草书,其共性标准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即使是张旭醉后写的草书,大家一看便知,那是共性标准,否则大家都不认识,那就是潦草,不是草书。反过来,张旭有其个人标准,这个标准是随意的,他的个性标准与众不同,大家认可。也便有人认为书法艺术没有标准。
从这个角度看也是对的,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还可以相互转化,如颜真卿的个性标准的楷书大家认可度高,逐渐成为共性标准,成为著名的颜体,另外,从更长的历史看,艺术标准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艺术形式轮番占据主要地位,甚至淘汰旧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艺术显然没有标准。艺术没有标准是绝对的,艺术有标准是相对的。但艺术的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是有帮助的。两者不可偏废,走向极致并不可取。
就像哲学中的概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不能因为绝对的运动就否定相对的静止,也不该为相对的静止否定绝对的运动。
南极渔人(王永奎):亦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实际中我们往往时常会混淆二者。
江南写造(钱学武):我只想说文人石不是台阶,更不是标准。不能误人子弟,数量不等于质量。还是有逻辑问题。
默语(刘志成):再说标准,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如不具备数学语言,如何造出凝固的音乐。但若以数学模式去规定观赏石的美,既可笑也徒劳。
南极渔人(王永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