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心 班主任培训会议.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教育中心 班主任培训会议

为了我们的会议,请大家把手机静音或关闭 教育的天地靠你我来改造 --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保太中学 汪 涛 请看下列图片,有什么启发? 心理学上称为 “双可图”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认知,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用不同的视角看我们所从事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会有不同的感受 请看下列现象,是否值得忧思? 可怜现在的孩子, 理解现在的孩子 吃精制食物,娇弱的胃口让他们厌恶颐养劳动体魄的粗蔬和五谷——体质下降 穿漂亮衣服,卫生的观念将他们隔绝于孕育了万物的风雨和泥土——感觉统合失调 居高楼大厦,远离儿童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心灵孤独 周末还要上“奥校”、“华校”、钢琴班、视唱班、绘画班、英语班、舞蹈班等等——休息不好 一切事情家里已经做妥,唯一能做的事是给大人挣回点面子——期望的压力 不再听奶奶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因为家家都有好看的彩色电视机——缺乏亲子情感交流 不谈学习活泼可爱,面对书本只有发呆——普遍厌学 从成人世界学到各种道理,无法在自然界获得一些启示——没有实践 会按图示垒起精美的积木,再也造不出一把木枪和苇笛——失去创新 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而童年的记忆却是没有色彩——彼此悲哀 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无助的, 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更新观念 疏浚源头 “家长” “父母” 1、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源头 是人生发展的源头 反思: 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与家长无关,或关系不大) 孩子交给你(老师)了,你就该管好 我的孩子是好孩子,怎么到你这儿,就净是些事儿…… 甭管是谁(别看你当老师),要是敢跟我孩子过不去,我照样收拾 孩子放你这儿,看着点就是…… 孩子到啥样就啥样,还是真钱要紧…… 澄清:家庭是第一学校 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并应是终生老师 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伴随着家族繁衍的始终 案例一: 曾子杀猪 (诚实守信) 孔融让梨 (礼仪谦让) 岳飞刺字 (爱国责任) 孟母三迁 (环境氛围) 林肯赔损 (认错担责) 2、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就是对 未来人生幸福的原始投入 原始股权的投入、地产投入,都没有对家庭教育的投入那么重要,那么有意义,因为那关系着后半生的平安和幸福 不差钱:最痛苦:人死钱没花了;最最痛苦 :人在钱没了 人的幸福有不同的解读:有钱就幸福吗? 子女事业有成、安居乐业 五福临门: 长寿 富贵 康宁 好德 善终 案例二 美国的约翰.爱德华(哲学家)家族,良好的家教,八代人,200年,人才辈出,名门望族 美国的马克斯.克莱(酒鬼赌徒)家族,家庭教育不管不问,八代人,200年,恶人恶事不断,臭名昭著 美籍华人赵小兰,现任美国劳工部部长,其父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姐妹六人,成就卓著 中国曲阜的孔氏家族 莒南大店庄氏家族,兴盛400载,“人行一月,马行千里,不食外姓粮草” 进士8人,举人23人,七品官81人,四品官4人,一贯重视家庭教育,设私立学校“因园” 第二部分 初中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问题一: 逆 反 有 理 ——正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问题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花满园 ——正视孩子的异性交往 问题三:您怎样看待学生上网及成瘾? 问题一: 逆 反 有 理 ——正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案例二: 某初二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头发,黄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晓得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摸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类似这种例子不少,孩子承载不了我们的爱而自残,甚至对父母恩将仇报,杀害父母,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实在是令我们为人父母的心痛、心寒。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些故事引发出许多道理,值得我们家长认真地思考。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怎么这么冷血,这么无情,这么不知好歹。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是有原因的:这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具体表现。 什么是逆反心理 ?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青春期孩子独立个性形成的正常现象,在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父母对抗的快感,看见父母生气、伤心,自己反倒高兴,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心中忧虑,却束手无策。 中学生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