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指南强生原版.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指南强生原版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1 指南的制定过程 1.1 计划目标人群 1.2 计划应用人群 1.3 制定原则 1.4 制定单位 1.5 制定人员 1.6 指南制定方法与过程 *2 指南的推荐意见 2.1 发热及体温测量 2.2 临床评估 2.3 对于3个月的发热患儿的临床评估建议 2.4 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 指南的制定过程 1.1 计划目标人群 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肛门测温≥38℃,发热时间≤1周)。 1.2 计划应用人群 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理人员 1.3 制定原则 确定具有儿科临床工作经验和循证医学研究背景的专家作为主要制定人员,参照国际儿童发热的相关指南及规范,制定过程中广泛征询了儿科临床医生、护理和药剂等相关人员意见。 指南推荐意见 2. 发热及体温测量 发热 指体温(通常用肛门测温法)升高超出1d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肛门测温≥38℃。 发热程度 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但当<3个月的患儿体温≥38℃、-6个月婴儿体温≥39℃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 发热持续时间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腋温与肛温 至少相差0.5℃,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前额化学测温月肛温相差1.2℃。 临床评估 本指南中所指的严重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单纯性疱疹脑炎、肺炎、尿路感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川崎病。 严重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嗜睡、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痰鸣音、湿啰音、肿块>2cm和面色苍白或前囟饱满。 耶鲁婴儿观察评分(YIOS) 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与诊断建议 提示严重疾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3个月以内婴幼儿的临床评估建议 临床评估建议: 进行血常规、血培养和CRP检查 尿常规用于除外泌尿道感染 对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 腹泻患儿进行粪常规及粪培养 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 *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为患儿最常用的退热剂,体温>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治疗。 * 3个月以上儿童常用退热剂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最大剂量为2400mg/d),用药不超过3天。 布洛芬5-10mg/kg(<400mg/d),口服,每6h一次,每天最多4次。 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是否应用退热剂,目前没有RCT研究,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新生儿止痛的RCT研究表明,75例新生儿研究期间(3d)未发现不良反应,布洛芬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RCT研究和系统评价,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 ① 先用布洛芬10mg/kg, 4h后对乙酰氨基酚15mg/kg。 ② 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 4h后布洛芬5mg/kg。 ★每4h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d。 注意事项 安乃近可致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儿童不推荐应用。 阿司匹林与其他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相当,但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同时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儿童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时,增加Reye综合症风险。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尼美舒利的退热疗效仅限于个别地域的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尼美舒利与对乙酰氨基酚单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应用的退热疗效相当,但研究的样本量较小。22-140个月患儿,使用尼美舒利后短期(10d)不良反应有低体温、胃肠出血和无症状肝酶升高。 鉴于缺乏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的任何国内外研究证据和文献报道,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物理降温 (1)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热茶擦身和(或)减少衣物等降温方法。 (2)冰水灌肠造成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常有严重的不适感,不推荐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 (3)物理降温退热效果股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使用时,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茶擦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 1.4 制定单位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儿科学分会委托,由《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实施。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监制。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 ChiDTR-GP-000000001号 1.5 制定人员 1.6 制定方法与过程 文献检索,文献评阅,证据评价等级。 无笑容,淡漠,躁动或2个月的儿童无警觉性(YOS) 刺激后微笑或2个月的儿童刺激后变得警觉(YOS) 微笑或2个月的儿童有警觉性(YOS)   无笑容,淡漠,躁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