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4课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 早夭 李玄霸 三子 598-649 秦王 李世民 次子 589-626 太子 李建成 长子 603-626 齐王 李元吉 四子 太子李建成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自非军国大务, 〔高祖〕 悉委〔太子〕决之”。 秦王李世民 《贞观政要》卷十《灾祥》: “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yì,治)安 ”。 文献选读 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玄武门之变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gòu,张弩 )。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唐太宗年号,626年至649年共23年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比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 吴兢 《贞观政要》 《荀子· 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文献选读 1、体察民情 1、体察民情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文献选读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shěn ,微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主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与大臣探讨 “百姓造反”的原因以及如何制止的策略。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1、体察民情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世传太宗尝与文昭(房玄龄的谥号)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杜如晦 房谋杜断 文献选读 1、体察民情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3、居安思危 文献选读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zhuǒ ?,引)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1、体察民情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cú ?死)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 3、居安思危 文献选读 1、体察民情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3、居安思危 文献选读 《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 贞观初年,县令裴仁轨犯了轻罪,唐太宗要处以斩刑,殿中侍御史李乾佑奏曰:“法令者,陛下制之于上,率土尊之于下,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仁轨犯轻罪而致极刑,是乖画一之理.刑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臣忝(辱)宪司(魏晋以来御史的别称 ),不敢奉制.唐太宗后来收回成命. 1、体察民情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3、居安思危 文献选读 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