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 运营管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 运营管理课件

华中科大管理学院 陈荣秋马士华 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综合计划策略 第三节 MTS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四节 MTO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五节 收入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一般概念 一、企业计划的层次 二、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 三、滚动计划 四、生产能力的计算 企业各种计划之间的关系 企业战略层计划主要是企业长远发展规划。 战略计划下面最主要的是经营计划(Business Plan),也称年度综合计划。 再往下是各种职能计划。 二、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 (一) 生产计划的层次 综合生产计划——以假定的产品为计划对象 产品出产计划——以具体产品和工矿配件为对象,主生产计划( MPS), 生产作业计划——产品出产计划的执行计划 厂级生产计划:原材料、毛坯和零件 车间级生产计划:工序 综合生产计划 综合计划, 或称生产大纲、年度生产计划、总体计划, 一般是一个中期生产计划, 处理的对象以产品级为主. 综合计划是指导企业生产与其他活动安排的依据. 综合计划以需求预测作为输入, 通过安排人力、物力、财力, 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生产计划。 例:西天自行车厂2010年的综合计划 产品出产计划,又称 主生产计划计划( MPS),主生产计划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要确定的是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例:西天自行车厂2010年的24型车MPS 生产作业计划 产品出产计划确定以后,生产管理的重点则是保证MPS所规定的最终产品所需的全部物料:原材料、零件、部件等,能够及时供应上。 一般分成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两级。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对象为原材料、毛坯和零件。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要制定原材料、零件和部件的采购计划:外购什么?生产什么?什么物料必须在什么时候开始生产,每次订购多少,生产多少?… 物料需求计划的发展:MRP → MRPⅡ→ERP 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的计划对象为工序,故也可称为工序级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计划的层次 (二) 生产计划指标体系 1、品种指标 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产品品名、型号、规格和种类数,它涉及“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产量指标 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它涉及“生产多少”的决策。 3、质量指标 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水平。 4、产值指标 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 5、出产期 是为了保证按期交货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 二 、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 三、滚动式计划 滚动式计划方法的优点: 计划的严肃性 计划的应变性 计划的连续性 四、生产能力的计算 对于流程式生产,生产能力是一个准确而清晰的概念 对于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能力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 代表产品的计算 A: 50×20/40 = 25 (台) B: 100×30/40 = 75(台) C: 125 (台) D: 25×80/40 = 50(台) 假定产品的计算 首先,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tpj=(50×20+100×30+125×40+25×80)÷300 =36.67(台时) 然后,将各产品的计划产量折算成假定产品产量 A:50×20/36.67= 27 B:100×30/36.67=82 C:125×40/36.67= 136 D :25×80/36.67 = 55 课堂练习 1、选择代表产品 课堂练习 1、选择代表产品 选A为代表产品 (二)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负荷)的平衡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将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进行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当任务能力不平衡时,一种方法是增加能力,如加班加点。另一种方法是减少、调整任务或转包一部分任务给其它企业。 第二节 综合计划策略 一、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二、影响需求的策略 三、反复试验法 一、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率不变 改变生产速率 使生产速率和需求速率匹配 消除库存 生产不均衡,加班加点 改变工人数量 随时雇佣和解雇工人 技术工人难以随时雇佣,引起反感 多适用于服务业 混合策略,折衷安排方式。 二、影响需求的策略 直接影响需求 通过广告、促销、调价、折扣等刺激需求,例:电话、酒店、航空公司 暂缓交货(back order)策略 经济和信誉损失 可能造成失售 三、反复试验法 例8.3 某公司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生产需求,如表8—4所示。每件产品需加工20小时,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招收工人需支出广告费、考试费和培养费,折合一个工人300元,裁减一个工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