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合理用药(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儿童合理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由于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市场对儿科专用药物剂型的开发程度不够、不适当的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儿科用药复杂化的局面,出现了更多不合理用药,如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太多,适应证过宽或失控,药物品种选择失当,用药方法不当等。 儿科用药特点 儿科用药具有特殊性:儿科用药的特殊性是由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所决定的。除体重增长迅速外,在正常条件下,小儿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是逐渐成熟的,有特殊的生理及代谢,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有效性和潜在毒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早期胃酸pH较成人低,口服给药时,某些弱酸性药物服用后血药浓度高于成人。胃排空速率可影响药物吸收程度、血药浓度及达峰时间。新生儿胃排空速率一般比成人慢,且受出生后月龄、哺乳方式、食物及某些疾病等因素影响。 药物的吸收 经皮肤给药时,由于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体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由于小儿相对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主要靠调节体温中枢而降温的药物,如解热止痛药(阿司匹林等)不适于小儿应用。 药物的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 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 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低,细胞内液浓度较高。 药物的分布 婴幼儿药物-蛋白结合能力比成人低,可导致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一些游离型药物可自由通过,一方面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另一方面也能导致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药物的分布 含有氨基的退热药和维生素K可从蛋白结合位点上将胆红素置换,使游离胆红素增加,较易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若透过血脑屏障,则可引起核黄疸。 药物的代谢 新生儿肝药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特别是早产儿肝微粒体羟化酶功能差,易导致羟基代谢的药物消除减慢,在体内蓄积,如地西泮、异戊巴比妥、苯巴比妥等。新生儿自然出血或颅内出血不宜长期使用VitK(一般不超过3d),否则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药物的排泄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滤过率仅为成人的2O~40% ,出生3~5个月后才可达到成人水平;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差,需7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此外,肾小管泌酸能力低,尿pH 高,影响碱性药物排泄。鉴于这一生理特点,可能导致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消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 体重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年,生长发育特别快,一般情况下体重可以增加3倍。因此,小儿用药必须按每日或每月每公斤体重多少来决定用药剂量。 生理解剖特点 由于小儿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物增多,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因此,当小儿肺炎或剧烈咳嗽时,宜用祛痰止咳药,而忌用强力镇咳药,以免咳嗽中枢受到过度抑制而加重呼吸困难。 儿科用药要根据患儿年龄区别对待 小儿的用药并不是简单的按年龄折算剂量就行。由于小儿正处于不断发育成长的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血循环时间较短,肝肾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快;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的转运、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趋完善,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儿科用药具有不同的特点。 新 生 儿 由于其皮肤薄,皮肤局部用药吸收较多,应注意不要引起中毒。口服药物由于肠胃吸收的差别很大,应区分使用,并且由于新生儿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全,还应慎用磺胺药、氯霉素等药物,否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婴幼儿 该时期吞咽能力差,口服给药应注意不要误人气管;止泻剂、吗啡、杜冷丁等药物易引起中毒,一般不应使用;但该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大,剂量也相对偏大。 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对于镇静药、阿托品、磺胺类药、激素等的耐受性较大,而在使用酸碱类药物、利尿药、抗生素时则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时,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儿科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影响儿童骨骼及牙齿发育,这类不良反应一般由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过量的vitA、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引起。 儿童锥体外系反应,这类不良反应易由胃复安等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失调是神经抑制综合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总复习七年级上Unit712.ppt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ppt
-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B课件.ppt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章长度单位第1节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课件.ppt
- 人教版必修一第2章第1节.ppt
-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Myname’sGinaSectionB2a2c.ppt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课件.pptx
-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reading优秀课件.ppt
- 人教版新起点1年级上unit1 课件 第1课时.ppt
-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课件: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Section B 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