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监护.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监护

机械通气的监护要点 1) 维持一个固定及暢通的气道 2) 维持足夠的供氧及通气 3) 给予人工气道的相关护理 4) 维持足夠的心脏输出及组织灌流 5) 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完整及提供足夠的营养 6) 預防感染 7) 监测可能出現的并发症 8) 持维基本的生理照顾 9) 提供足夠的心理支持 10) 提供一个順利的「脱机」过程 通气护理的主要原則 维持有效的通气治疗 施行正压通气的基本原則一是要确保其有效性 : 护士要进行连续及密切的监測,以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行及确保患者能获得足夠的供氧及通气。 維持安全的通气治疗 施行正压通气的基本原則二是要确保其安全性: 为了确保患者在突发事故时 (例如:意外性脫管),能及早获得抢救,呼吸机的报警系統应保持开启。 任何時間都应有护士在患者床旁进行监护,以防止任何事故发生;并且观察病人有否因病情恶化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 1) 维持一个固定及暢通的气道 确保气管导管 (ETT )位置正确, 气道畅通 检查有否气道阻塞的征象 气道压力增高(气道峰压增高) 胸部扩张不良,呼吸音低 血氧饱和度降低 血压增高,心率加快 寻找出可能的原因 气管內的痰液粘稠 ETT :扭曲,堵塞 或移位 支气管痉挛 患者与呼吸机对抗 张力性气胸 适当地处理 2) 维持足夠的供氧及通氣 按医嘱调整呼吸机的通气设定,包括: 通气型式 (Mode),例:A/C、SIMV+PS 通气速度 (Rate),例:12-14 bpm 潮气量 (Tidal Volume),例:8~10 ml/kg BW 压力支持 (Pressure Support),例:10 cmH2O 呼气末期正压 (PEEP),例:5 cmH2O 氧气浓度 (Oxygen Concentration),例:40% 吸呼比例 (I:E Ratio),例: 1:2 敏感度 (Sensitivity),例:-2 cmH2O 呼吸机的通气设定須按医嘱、患者情況或血气报告而作出适当调整。护士須定时核查呼吸机的设定,以确保设定沒有被意外地改动。 护士亦須时常观察病人对正压通气的反应,包括肤色、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肺X光片报告。 观察亦須包括定时查看呼吸机的气道压力有否增高:正常气道压力一般低于35 cmH2O或以下,而气道压力增高常发生于气道分泌物过多、呼吸机管道扭曲、气管內导管移位、气管痉挛、张力性气胸及病人与呼吸机对抗等情況。 为确保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期间能減少不适及焦虑,应給予适量的止痛剂 (例:吗啡) 及镇静剂。 人工气道闭塞可严重影响通气效果,故需使用「加湿器」(例:热湿交換器),以防止因气道分物过多而发生气道阻塞。该措施对儿童、吸入性烧伤患者、痰液多而粘稠者及需要长期通气的患者尤为重要。若患者出現支气管痉挛,可经「雾化器」输入「支气管扩张剂」扩张支气管。 吸痰时护士应 : 遵守无菌技术, 吸痰前提供百分之百的氧气,以減少并发症。 吸痰时最好加上「防漏气接头」以減少吸痰时的气体流失。 应加上「PEEP 活塞」以维持肺泡持续张开。 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亦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防止压疮发生,更可以增进肺內气体的分布,及減低肺內痰液的储留。因为气体进入肺部后,較多的气体会分布于肺部較高部位,所以一般会把患者转向「功能較佳肺叶向下」的体位。 2) 維持足夠的供氧及通氣 在通气期间,如果患者出現缺氧或通气困难时,护士应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为患者行手动式通气,然后找出问題发生的原因并作出适当的处理。 3) 提供与气管导管有关的护理 施行正压通气主要是依賴 ETT, 以传送气体进出患者的肺部。护士要确保ETT导管能夠安全固定在正却的位置及确保畅通无阻。 a) 气管导管的种类: 经口气管内导管 经鼻气管内导管 气管造口管 3)提供与气管导管有关的护理 气管导管的位置及固定方法 时常检查「气管內导管」上的标记: 22+/- 2 cm 用听诊器听诊呼吸音以确定两侧肺的入气量是否正常及相同 拍肺部X光片,以确定导管的位置(正常在第三胸椎水平) 为防止ETT移位,护士需用胶布或寸带把ETT固定 每次改换患者体位时,用手固定患者口中或鼻中的ETT,以防止「脫管」 过长外露的ETT部份应被剪短,以減少「死腔」及減低ETT对声帶所造成的剌激或损伤(外留4~5cm)。 3)提供与气管导管有关的护理 c) 人工导管气囊压力: ETT 气囊的压力保持在18mmHg (25cmH2O)以下,以防止气管內璧受压坏死 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最低容积阻塞法」,以最小的气体容积去避免过度的气囊充气,现在使用的为高容量低压气囊,不需放气 每班至少应检查气囊压力一次 8岁以下儿童一般均用沒有气囊之ETT 3)提供与气管导管有关的护理 d) 气管加湿: 热湿交換器 (HME)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