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的角度---远近高低各不同01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立意作文 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进而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最终指出齐王受蒙蔽太多,讽劝齐王纳谏除弊。 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听了邹忌的劝告后,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 1、居上者要广开言路,采纳群言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问:北京作文题中暗含有哪些角度可以作文? “手机”“爱迪生”是材料中的引子,目的是引出二者的观点,即人文和科技。在审题立意时,这两个角度才是这则材料的主要角度。 结合社会现实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学习结合起来; (2)手机作为一种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迎合时代的需要; (3)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手机就是代表之一; (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 (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材料到底有哪些角度可供写作参考呢? 1、单一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公婆理) 2、多人、多物材料,有几“人”或“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多“法”的材料, 有几“因”几“法”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思考:你认为从邹忌讽谏材料中可能会产生哪些不太适合立意的角度呢? 1说镜子(非主流) 2妻妾客之美我(窄且偏) 3忠言逆耳(延伸过度) 4爱国(拔得太高) 哪些因素影响角度的确定? 1材料表达方式(叙事、说明、议论、抒情)直接影响理解程度。 2材料的文字多少内容的繁简也会影响理解和判断。 3不同的人看事物角度是不同的。 4同一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心理状态下的认识也不同5认知能力(知识,理解、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决定认识的高度 6枝节内容,细节问题,侧面方法等 如何选中主要角度立意 1、材料中直接陈述对象及中心;(主流) 2、能揭示材料主旨的角度;(深度) 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新颖) 4、最适合自己的能发挥水平的角度(适合) 如何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呢? 一个材料虽然可以有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也不是每个角度都适合学生写。原因在于: 一、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熟悉的。 二、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 三、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来写? 1.小----材料中的一个侧面,是自己最熟悉的角度,不走大众化道路,但也要保证不偏题。 2.正----正方向,正能量,作者所站立的角度,依据作者的褒贬去评论,主流的、主要的方向; 3.新---切中时代脉搏,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预事物的发展走向。 如何做到“小”? 角度小,瞄准一点走笔成文,也就是抓住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物体,一个侧面,由此及彼,逐步深入,联系实际,生发议论,讲清道理。 例如:邹忌说服齐王,从照镜子这个小事说起,由此联想到齐王身边的人,齐国的境况。由小及大。自然、贴切、合理。 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新材料作文“生活时代的选择”,有位考生在立足试题材料的前提下,写成了《各有千秋》一文。此文专谈“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其核心观点是“若能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作者思维活跃,从春秋战国论及近代中国,由古希腊的绚烂文明谈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激”时代,字里行间既有对各国各时代所呈现的纷繁多样的文化形态的体认和向往,也有对文化发展的曲折与艰辛的深切关怀和反思(凡此种种,均统一于“春秋百代,各有千秋”之下)。总的看来,该考生高屋建瓴,在把握文化与时代辨证关系的论述中,处处表现出超拔的见识,可以说是在“小”角度上做出了“大”文章。 如何做到“正”? “正”,就是不偏不倚,正中下怀。谁的“下怀”?当然是命题人的下怀,也正中阅卷人的下怀,抓住读者的心理,把握时代脉搏。选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揣摸命题人的意图,切合时代脉搏,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可能出彩,才能得到大家的赞同。 如何做到“新”? “新”是指不落窠臼,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民族传统美德。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新的特点;从新的高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言他人之未言。(须多读前人别人文章。) 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的作文题是“挑秧苗”,一般同学多选择“甩掉多余的顾虑”的角度进行写作——这自然是正确的,结尾句“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正是材料的中心意思。然而,新材料作文题型突出的特点是内容上贴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