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习与落实.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与落实

学习与落实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改稿)》 两则寓言的启示 □李秉彝教授的一则关于数学改革的寓言,说的是非洲有一个民族,一向居住在一种木屋内,晚上燃火照明。后来,“欧洲人”来了,告诉他们电灯比燃火照明要文明的多。于是,所有的木屋都装上了电灯,开始大家都说好,但是数年后,所有木屋忽然都倒塌了。 ◆原因何在?原来每天燃火时会冒烟,烟把各种昆虫赶出屋外,现在使用电灯,没有烟熏,昆虫大量繁殖,屋顶被昆虫破坏,木屋轰然倒塌。 ◆寓言告诉我们:那个非洲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尽管原始,却是十分的和谐。电灯当然更为先进、文明,但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必须和原来的环境相适应,要用好电灯,则必须采取防虫、除虫措施。不然,好事会变成坏事。 ◆正如电灯之于木屋,西方的教育理念也许很先进,但是未必都适合现代的中国,至于西方的有些观念,本来就未必十分科学,我们更应该仔细分析,有所选择。目前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这样盲目引进推广的理念,后果堪忧 □另一则寓言取自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老妇和茶山”,说的是老妇将一个用了多年的宜兴茶壶到老街上卖。茶壶内有茶山(垢),能够不放茶叶就有茶香,开价5钱,一买主愿出三两银子买下,但身边未带钱,嘱咐老妇等半个时辰后取钱再来买,老妇好心,觉得买主肯出大价钱,应该将茶壶用沙子把茶壶的里外洗干净才好。半个时辰以后,那买主一看,茶山已经没有了,不要说3两银子,连5钱银子也不愿意出了。 ◆有的传统文化像茶垢,看上去其貌不扬,贸然改掉,损失很大,例如中国的数学双基教育,有些人看不起,往往把它与“死记硬背”、“重复演练”、联系在一起,可是一旦丢掉了这些优良传统,中国的数学教育也就失去了原来的价值。盲目引进国外教育理论,丢弃自己的优良传统,是很危险的。 ◆数学教育必须在继承和改革两个维度上寻求平衡点,任何极端的做法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改稿和2001实验稿的比较 历时十余年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引起了无数关心和热爱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科学家、数学教育家、教研员、教师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思考、实践探索和研究,终在2011年又有了《标准》(2011版),那么,这两个标准有哪些不同和联系呢? 撰写体例上的比较 《标准》(2011版)目录 《标准》(2001版)目录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前言 一、基础理念 二、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活动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应用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图形与几何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课题学习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四部分 课程实践建议 第一学段 一、教学建议(附案例) 三、教材编写建议(附案例) 一、教学建议(附案例) 三、教材编写建议(附案例) 一、教学建议(附案例) 三、教材编写建议(附案例))) ■而发现学习的先进性是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自信,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其局限性是知识容量小、效率低、难控制;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中国数学学习的优良传统,要保持。学校数学的多数内容适合于接受学习。启发式的讲授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反对的是机械的接受学习(如死记硬背、题海训练、能力技巧化等倾向); ■发现学习是培养学生提出概念、发明创造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毫不迟疑地予以加强; ■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只是接受学习的有益补充。学生不一定理解所发现内容的实质,发现后的同化理解十分必要。杜绝形式主义的低效率的机械发现学习。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处理好评价的功能(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整) □处理好两个关系(既要关注……也要关注,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水平、情感态度)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要合理运用,注重实效;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要致力于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三)数学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