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新区安康路以南,四大街以西,五大街以东。地块总用地面积129024.5平方米。小区建筑形式有6、7层洋房16栋,26层高层2栋,30层高层2栋,33层高层7栋,商业2栋,综合楼1栋,多层及高层均采用预制桩基础。多层部分为一层地下车库,高层部分为2层地下车库。基坑东西长约200m,南北长约200m。该项目为东方今典一期9#-13#、15#、30#楼及区域地库基坑支护、降水。
1.2周边环境
基础埋深为5.6~7.7m,天然地面标高约为-1.8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3.8~5.9m,为三级基坑,场地现为空地,地形总体较平坦,地势起伏不大。高层地库距北侧现状围墙约为10m,距规划市政道路路缘石12m;东侧拟建学校空地;西侧为拟建人工湖空地;南侧接一期地库。
1.3地层结构与水位地质条件
地层结构: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显示施工场地各层土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粉砂:黄褐色,松散~稍湿,湿~很湿,砂质不纯,粘粒含量较高,夹粉土薄层,局部为粉土。层厚1.0~3.6m,平均2.48m。
②粉质粘土:褐黄~灰褐色,软塑~可塑状,局部流塑状,可见黄色铁锈条纹,夹有粉土薄层。层厚1.1~4.9m,平均2.84m。
③粉土:浅黄色~褐黄色,局部褐灰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状,土质不均,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和团块。层厚2.7~7.9m,平均5.88m。
④粉质粘土:褐黄~灰褐色,软塑~可塑状,局部流塑状,土质不均,夹有粉土薄层。层厚1.5~5.6m,平均3.54m。
④-1、粉土:浅黄色~灰褐色,稍湿~湿,稍密,土质不均,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在场地东南部大部分缺失。揭露层厚0.7~3.2m,平均1.74m。
⑤粉砂:褐黄色~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状,砂质不纯,局部夹粉土薄层。层厚3.7~12.4m,平均8.7m。
水位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根据2011年11月11日实测地下水位标高为72.5~73、0m,均高于基坑开挖标高。因此,需考虑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0、《东方经典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2011,7)
11、东方经典一期工程总平面图、委托书及场地周边环境概况
12、《理正建筑深基坑支护软件》V6.01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
3.1基坑开挖主要施工方法
3.1.1基坑开挖顺序
清理场地→测量放线→基坑开挖(至第一排土钉下0.5m)→第一道土钉→开挖、第二道土钉→开挖、第三道土钉→开挖至基坑底。
3.1.2基坑开挖基本要求
1、基坑土方开挖关键是坑底标高的控制,土方施工前必须建立场地平面控制网,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高程。并在基坑开挖前,按有关规范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以及确定余泥堆放的地点。
2、基坑开挖,应有水平标准控制木桩,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以防基底超挖。
3、土方施工不宜在雨天进行,如必须进行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按分层逐块完成。
4、反铲挖掘机挖土时平面顺序采用退挖法,边挖边装。每层开挖由南侧向北侧进行。
5、开挖土方时,在基坑东北侧设置一条6.0~8.0m宽的运土坡道。
6、开挖的土方,尽量不在基坑内堆土,挖出土方及时运出基坑,以便利于下步土方开挖、外运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有次序的作业。
7、开挖过程中做好每层临时排水工作,及时排出坑内积水和雨水,确保坑底原土层的强度和完整性不被破坏。
8、基坑土方开挖中,做好观查记录,发现地质变化与设计资料不符合时,及时通报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协商调整施工方法。
9、基坑分层机械挖土厚度一般为1.5~2.0米,人工平整厚度为30~50mm。
3.1.3基坑开挖顺序
1、根据道路及现场方面决定,为了避免影响相邻工地的施工,不引起施工阻塞,本次开挖采取由南向北退行开挖施工。
2、土方开挖分三个阶段、分3层开挖,9#楼南侧和东侧开挖分两个阶段、分2层开挖。
(1)第一阶段自然地面至-2.0m标高土方,完成第一道土钉施工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2)第二阶段-2.0m至-3.6m标高土方,采用坡道由南向北依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放水模拟7.pptx
- 探尺控制器.doc
- 探地雷达在地下管道探测中的应用.ppt
- 排水法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例6).ppt
-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ppt
- 探索三人两次相遇问题的变化延伸策略.ppt
- 探索平分图形面积的直线.ppt
-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ppt
- 抽采技术装备.ppt
- 探讨我国赛车运动组织运营模式.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