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本案帷幕墙工程规划与执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本案帷幕墙工程规划与执行.PDF

第四章 本案帷幕牆工程規劃與執行 4.1 本案建築摘要資訊 4.1.1 本案規劃概要台北金融大樓,( 2002) 本案基地面積達 30,277m 2 ,邊長分別為170m及 178m ,建築面積為 15,081m2 ,建蔽率49.8% ,底面積塔樓約4,225m 2 ,為一邊長65m 之正 方形,裙樓約 10,800 m2 ,總樓地板面積高達412,000m 2 。塔樓建築高度 508m (含塔尖),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樓,裙樓63m (6層) ;地下室均 為 5層。基樁共 555支,其中塔樓 382支(直徑 1.5m ,深59m )、裙樓 173支(直徑 2.0m ,深59m ),土方開挖量:540,000 m 3 ,鋼骨總用量約 為 95,000t (塔樓81,000t 、裙樓10,500t),鋼筋總用量約24,548t ;混凝土 數量 204,022 m 3 ;模板數量226,135 m 2 ,帷幕牆面積共計116,000 m2 (塔 樓 98,500m 2 、裙樓17,500 m2 )。垂直運輸方面,塔樓有電梯49部及電扶 梯 10部;裙樓有電梯 12部及電扶梯 40部;停車位方面有汽車 1,875輛 及機車 3,046輛;空調設備之冰水主機:塔樓 7,000RT及裙樓 6,600RT ; 設計電力達 30,000KVA (尖峰);用途規劃歸劃方面,89F~91F觀景台、 86F~88F觀景餐廳、 85F商務聯誼會、 7F~84F高級出租辦公室、 5F~6F 健身中心、 B1F~4F購物中心、 B5F~B2F停車場。 4.1.2設計理念與風格 台北金融大樓,( 2002) 本建築為多用途綜合開發案,基地面積達 9159 坪,主要用途為金融 業務用地及附屬設施。為提供市民運動休憩空間,建築線退縮 35 公尺, 創造開闊公共空間共達 7597 坪,建蔽率僅為 49.8% 。開發主體為101層 超高大樓,平均單層面積為 421 坪~718 坪,皆為金融機構之辦公設施使 用。為調節抗風作用,提供消防安全及機電供應效率,每八層樓設置一機 械層,共有 11層機械層。大樓頂部為通訊塔,以因應資訊時代之需求。 大樓為 SRC 鋼骨加高強度混凝土結構,全棟外牆採玻璃帷幕牆,使 用雙層隔熱清玻璃,僅底部採用石材。超越單一量體之設計觀,以中國人 的吉祥數字「八」作為設計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在外 觀上形成有節奏的律動,內斜七度的建 築面,層層向上遞增;無反射光害 的高度透明效果,讓人們在目前全球最 高建築內觀天看地,與自然及週遭 環境作大尺度的融合。 30 4.1.3 抗風耐震與結構系統設計台北金融大樓,( 2002) 抗風抗風耐震制振設計在結構設計上可承受 2500 年一遇之大地震, 在抗風設計上可承受相當於 17級每秒 60M 以上之強烈颱風。利用 800噸 抗風制震重球風阻尼器,自行調整移動方向及振幅,遇風力或地震時可 降低大樓搖晃程度。 結構巨型化:將每八層建構為一組自主空間,使超高層大樓的結構有 如一棟十一層組合建築,提供安全及穩定度高的巨型結構。巨柱周邊化: 巨型結構設計,以八大巨型 SRC 柱為骨幹,圍繞周邊構築樓層,兼具強 度與勁度。材料高強化:採用超過一般建築要求之高強度高性能混凝土 (10,000 psi) ,強化建築結構。 垂直荷重經由柱群垂直傳遞,在服務核心共有 16支柱分別位於東西 及南北向各四軸線相交處,這些柱為箱型鋼柱,且為了增加勁度而在較低 層部分內灌混凝土。在大樓四個外側分別各有二支巨柱,二支次巨柱以及 二支角柱一直到 26樓。其中巨柱及 次巨柱均為箱型鋼柱,為了增加大樓 勁度,在鋼柱內灌置 10000psi強度之混凝土直至 62層高。柱寬(平行大 樓表面方向)受玻璃帷幕尺寸限制,柱深(深入樓版方向)則逐漸退縮, 低層處放大以增加抗傾倒勁度,高層處尺寸縮減以減少對樓層使用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