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护理 护理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doc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护理 护理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护理 刘慧华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院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院 419400) 内容提要:低分子肝素(low moleeular weight heparin,IJ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目前国内外在临床上应用的LMWH类药物有Nadroparin(那曲肝素钠)、Enoxaparin(依诺肝素钠)、Dalteparin(达肝素钠)、Revi- parin(瑞肝素钠)、Ardeparin(阿地肝素钠)和Tinzaparin(亭扎肝素)等。该类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还用于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等。与肝素相比,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强、出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临床应用中,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仍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为减少出血、疼痛,国内外学者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部位及方法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低分子肝素国内外应用于临床的低分子肝素有十余种,由于既往抗凝领域的一些学术概念未得到精确区分,普遍认为 低分子肝素都是一样的。实际上,由于生产工艺、化学结构等的不同,不同的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和适应证也存在差异,因此,WHO、FDA等权威机构在几年前就明确指出:一种低分子肝素的特点不能随意推广到另一种低分子肝素上,针对某一特定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研究的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的低分子肝素。同时美国FDA对此已经进行了分类管理,按照生产厂家及来源的不同将低分子肝素分为不同品种。 此次,我国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克赛?的通用名由“低分子肝素钠”更改为“依诺肝素钠” 正是基于不同的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和适应征是不同的。尽管低分子肝素都是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但不同的制造商采用了不同的化学或酶学解聚过程,依诺肝素钠是经苄基酯化后在碱性条件下解聚而得的,独特的生产工艺使得其化学结构(链的长度、链的序列、指纹图谱结构等)、化合物平均分子量、抗凝血酶和HC II的结合、抗Xa/抗IIa比等都具有独特性。由于独特的制造工艺决定了依诺肝素钠疗效特征和安全性的不可复制性,ACC/AHA 指南对于唯一推荐的低分子肝素明确强调是依诺肝素,而不是泛指低分子肝素.;同时,这次更名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因为全球范围内均使用“依诺肝素钠”作为克赛的通用名。 毫无疑问,依诺肝素钠的更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促使临床工作者对于同类药物的认知更加精确化和个体化。 3cm的瘀斑,局部出现硬结和疼痛时。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注射前和注射后给予冷敷5 min可以预防和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但在气温低时可使患者出现寒战,感觉不适,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患者禁用。 还有文献报道,在使用LMWH过程中发生皮下出血还可应用透明贴。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是一种水胶体敷料,上层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其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钠,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改善局部组织供氧,促进瘀斑的吸收,加快血管再生和减轻疼痛,且弹性好,不影响患者关节及肢体的活动。使用时先消毒瘀血部位.待皮肤干燥后将贴膜贴于瘀斑处,避免敷料因受潮滑脱,可每3~4天更换1次贴直至痊愈。 综上所述。应用LMWH时,选择腹部作为皮下部位和垂直皮褶进针注射方法,注射前避免排气,采用合适的压迫时间和按压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皮下出血。用药时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及不良反应,注射时与护士更好地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注射过程中密切的观察,以及发现皮下出血后的对症处理,都会大大减少皮下注射LMWH不良反应的发生。 小结 大量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使用LMWH时,选择腹部皮下部位和垂直进针注射方法,采用合适的压迫时间和按压力度,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注射前避免排气,注射时屏住呼吸能够大大减少皮下淤血。用药前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及不良反应,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了痛苦,从而促进了患者康复。 参 考 文 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1—303 2、陆建英,梁涛.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护理研究,2006,20(2):327—328 3、吕云霞。董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8,1(22):237 4、王印红.循证护理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射方法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313 5、崔永玲,张广明.低分子肝素钙皮F注射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护理研究,2008,22(3):619—620 6、黄和平,陈平,孙美元.循证护理在腹壁皮下注射中的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10 7、惠艳,张玉玲,姚志蓉.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