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北大法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北大法意

“乡下锣鼓乡下敲” ——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 作者:吴英姿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内容摘要:“情理”之于中国人,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是一种正义观。农村基层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经常遭遇法与情理的冲突。为了防止矛盾激化,法官不得不在法与情理之间采取沟通策略:在具体案件户利用情理地方性知识,采取当事人容易接受的语言与行为进行说服,甚至用非正式的方式操作法定制度,用法官的话说就是“乡下锣鼓乡下敲”,其实质是把审判的合法性转化为道德上的合理性,从而使审判获得当事人和社会的承认。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中的法律与政治分化程度低下,司法往往成为政治过程。 关键词:法与情理;沟通策略;审判的合法性;司法与政治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5)02—0060—10 “Follow the Local Rule” ——Rural Judges Strategies for Negotiation between Law and Qingli WU Ying-zi (School of Law,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For Chinese,qingli(reasonableness)is not only the mode of social action,but also a notion of social justice.To prevent the acuteness of social conflicts,the rural judges have to make a strategic balance between law and qingli.In particular cases,knowledge of local custom will be employed to persuade the parties in a way acceptable for indigenes.They even apply law in an unofficial way,so called”follow the local rule”,in a judges words.The legality of the judgement is thus translated into legitimacy,so that the judgement can be accepted both by the parties and the public.The hidden reason of these phenomena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law and the politics in Chinese society is in low degree,and the judicial activity often becomes a political course. Key words:law and qingli;trategy for negotiation;judicial legitimacy;judicature and politics 正文:   在司法工作中,经常听法官们感叹审判之“难”:难就难在许多事情合法而不合情理,或者合乎情理却与法律规定存在距离。中国社会是一个“情理社会”[1]。“情理”之于中国人,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是一种正义观。社会正义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司法审判的评价,而审判的合法性(legitimacy),取决于当事人和社会一般人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说,审判之“公正”,其实就是“公众认为正确”之意。[2]令我感兴趣的是:中国的司法实践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情理的影响?法官会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原因促使法官采取这样的策略?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选择比较容易观察到法与情理互动的中国农村基层司法作为视点,关注法官处理案件(包括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的过程,描述他们的行为策略,并尝试解释成因。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中国司法特有的合法化机制,并建立一个解释框架,使之可能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法律运作的政治化现象提供认识。   一、既有的研究讨论   强世功先生通过对“偶遇”的一个“依法收贷”案件处理过程的分析,运用权力关系及权力技术为分析框架,揭示该案“炕上开庭”这一特定场景所规定的权力逻辑,以及法官、信贷员和村长等代表的国家权力的运作技术。强先生注意到了权力在乡村(权力的末梢)借助情理变得强大的过程,还发现了权力通过“摆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