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韩聪刘钢王春举徐永超苑世剑等老师赴日本参加第十三.docVIP

材料学院韩聪刘钢王春举徐永超苑世剑等老师赴日本参加第十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学院韩聪刘钢王春举徐永超苑世剑等老师赴日本参加第十三

材料学院韩聪、刘钢、王春举、徐永超、苑世剑等老师赴日本参加第十三届金属成形国际国际(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al Forming)于20年月1日-日在日本举行。来自日本、德国、等国家余名学者和专家出席了本次国际会议中国。hydroforming of aluminum alloy part by axially different heating”的报告,提出铝合金管件差温成形新方法,避免管坯两端局部增厚以实现变形区膨胀率的提高,通过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及实验分析不同温差对送料区和变形区缺陷的影响,最终确定优化的差温70℃可使铝合金管件膨胀率达到70%,获得厚度均匀的试件,并在会议上就我校在管材内高压成形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做了报告,与各国学者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刘刚教授做了题为“Deformation Patterns in Hydroforming of Thin-walled Y-shaped Tube”的报告,数值模拟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状态,讨论加载路径对三通管起皱、破裂及减薄缺陷的影响,最终通过加载路径优化成功实现厚径比达到183的三通管件的成形。徐永超副教授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radial pressure on 5A06 aluminum alloy cup hydroforming” 铝合金板材径向加压液压成形技术数值模拟与实验方面的论文,提出变形区应力分界圆理论模型,分析了径向压力对变形坯料径向应力及切向应力的影响,揭示了提高成形极限的机理,并在会议上就板材液压成形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做了报告。王春举老师做了题为“Size effect of tribology behaviour in micro U-deep drawing with T2 copper foil”报告,深入分析了微成形中摩擦尺寸效应规律及产生机理,研究了摩擦对微成形工艺的影响,提出采用涂层模具表面技术减低摩擦对微成形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微成形质量,并在会议上就涂层润滑机理以及涂层寿命提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韩聪老师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Feeding Pressure on Hydroforming of Crank-Shaped Tubes with Ultra-Small Bending Radius” 铝合金管材充液剪切成形技术数值模拟与实验方面的论文,提出一种用于极小弯曲半径管的液压成形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充液压力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成形该类零件的充液压力成形区间,并在会议上就该研究成果做了相应的报告。我校的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 会议期间,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Lin Jianguo教授、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的Qin Yi教授、美国西北大学Cao Jian教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真锅 建一教授以及比利时等国家学者就管材内高压成形、板材液压成形及微成形工艺、装备、摩擦与涂层润滑以及尺寸效应机理等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使我校材料加工学科的年轻教师与国际著名学者和大学建立了联系。 通过参加本届会议,对我校在材料成形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最新的前沿信息,为抓住国际发展动向,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扩大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及青年教师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我校材料工程学科走向国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韩聪老师 刘钢老师 王春举老师 徐永超老师 苑世剑老师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