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 沟海连山,动人的闽南襟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安 沟海连山,动人的闽南襟带   古同安嵌在泉州、漳州两府之间,北部、西部延续戴云余脉,重峦叠嶂,一路南下,面海而去,犹如写意的书法,起笔厚重,一“撇”将尽,余韵悠长。山海围拢的风水宝地,可进山,可出海,造就了贸易的繁盛。由此,同安得以立县,成了闽南地区的活力襟带,文教兴盛,家族庞杂,信俗生活灿烂而奢华,沉淀出一份厚重的文化底子。   在今天,同安只是厦门岛城深处的一个区,但千百年的底子,有别于海岛的大片山林,自在的山居,不经意间,又成了厦门城市扩张中极具潜力的新兴地带。同安终归是厦门的根本,这历史的反反复复,有趣的很。   山海围拢起宝地,是同安置县的根本   立于同安?f县衙遗址前,眼前车水马龙。这条街名为“三秀路”,随着同安县衙的设立而存在,千百年后,依旧繁盛。在古代,县衙作为县城行政机构,自带威严地矗立在三秀路的中心。它的对面是关帝庙,上前烧一把香,保平安也求发财。再往前走几百米则是城隍庙,这位冥界的首领与阳界的县令一起管辖着这片土地,两者在道路的同一边和谐共处着。从城隍庙斜对面传来书香气息,那是孔子像立高堂的孔庙,满腹经纶的书生是这条街道的又一风景。   旧时的县治所在地,非风水宝地不可当选。同安置县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隶属泉州府。“同安”之名在西晋太康年间就已有之,取同山(即梅山)中的“同”字,加上寓意安定的“安”字。县城作为行政中心,静立于东边的九曜山、东北面的白石山及北面的大轮山所组成的自然围屏中,西溪、东溪合抱,犹如一枚银锭。当年的县城主簿朱熹还在城北应城山(今东山)筑堤以补县治龙脉之缺,和山水一并形成天然屏障,营造一处风水之宝地,使县城有险可守,千百年来长治久安,辖境囊括今同安、金门岛、厦门岛、集美区、翔安区、海沧与龙海的部分地区。   古同安镶嵌在泉州府、漳州府之间。北部与西部延续着戴云山的气势,境内海拔高于500米的山皆汇聚于此。千米高峰如云顶山、大尖山、状元尖坐拥西、北方,左右开弓。于此同时,山脉往南面蔓延,层层下行,步步收拢。三面高山展臂围拢,阻挡了冬天南下的冷空气,更有效阻挡了来自外部不怀好意的窥视与侵扰,从中原辗转而来的移民,开始选择落脚于此。这种围拢并不是封闭的,奔腾不息的河流与山相和。西溪、东溪、官浔溪等依山一路南下,在河谷地带及沿海地带,挤出了狭小的平原。在山的穷尽处,在溪的穷尽处,迎来了海。海势蔓延,临近处散落星点岛屿,如丙洲、如嘉禾(今厦门岛)、如浯洲(今金门)。这一沟海连山的气势,起笔沉稳而厚重,一“撇”将尽,收笔浪漫而余韵悠长。   这条古道可进山、可出海 连通漳泉   早在置县之前,同安作为“大同场”而存在。“场”并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五代、宋时煎盐、冶铁、造酒之所与官府所置专卖市肆”,概是个税收单位,而其税收一部分应来源于盐,置县之前同安已有制盐业。盐从海边运送到山里,亏得贸易之道的打造。山势的蔓延,在宋代之前即勾勒出多条以同安县城为中心的古道,诚如县城经古庄、草仔市、云洋、澳内、小坪至安溪大坪干线,这些古道像血管一样分散在大同安中,勾连着同安与泉州,同安与漳州,直至泉州与漳州,乃至日本、东南亚。   可进山,可出海,同安这座古县,成了漳泉两府间的襟带,在宋代泉州港大肆发展之际,在漳州月港蓄势待发之际,迎来了古道上的铜铃声,迎来了码头的吆喝声,为漳泉两府注入了活力。   汀溪的宋元茶马古道是现存保留较好的一段,原古道途经半岭-前格-古坑-褒美-隘头。同安山里的小贩,从安溪、南安翻山越岭而来的商旅,借助驴、马等,运载茶叶、山货、药材等至半岭,沿着茶马古道南下,在西溪沿溪的草仔市等码头上小船。这种小船被称为“溪舶”,平底,长近10米,行不了外海,却是内河运货的绝佳武器。溪舶沿西溪南下,在县城地区西桥、东桥、南门等众多码头卸货。   货物汇集县城后,激活了这个镶嵌在漳州府、泉州府的小心脏,各条官道、水路开始搏动。或直接卸货销售,或易物反向销售,亦或装大船经石浔,从丙洲出海,运至泉州刺桐港或后来的厦门港,随后再出海。同安的物产成了泉州海丝路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同安汀溪生产的珠光青瓷即通过此道远销日本,并大受欢迎。   这条贸易之道的兴盛,勾勒出松柏林街的盛况,店铺鳞次栉比、商贩不息、河道船只川流。而今,松柏林街的午后,安静得连猫都不愿挪动,店铺里生活用品的味道舒服地让人昏昏欲睡,我难以想象这片老商业街当年是如何人头攒动――山里来的干货,海里来的水产在松柏林街旁的码头卸货。松柏林街上的房子,背临西溪,可将货物从后门搬进去,而前面则是临街店铺,直接做生意。时至民国初年,来自金门的帆船还可以不落帆地穿过南门桥、西安桥。而上年纪的老人,依旧记得双溪公园旁,叫做方成洋行的外国商行,记得小时候西溪上还在行船,记得人们走下长长的阶梯,在溪边取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