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一个“我”   As a painter, Fang Weiguo changed a lot compared with who he was 20 years ago. These changes are not just reflected on his face but more importantly on the attitude he takes towards paintings and life. Actually, Fang has received precepts and is a Buddhist, but he never make too many comments on that. It seems he is just following the call of his heart by nature. Fang has a deep love for Dunhuang Culture and Oriental poetry. You can find gorgeous colors and brushwork calligraphy in his paintings which reflect his praise to Buddha-field.   作为画家的方卫国,20年前和20年后不尽相同,不是因为岁月对他容颜的必然改变,而是同一个方卫国在画里画外“游戏”姿态的全然差异。   20多年前,方卫国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央实验话剧院,更多时候他向人们展示的不是舞台成就,而是一些引领潮流的纸本油画等架上作品。至今在他偌大的工作室私人空间,仍保存有当年不忍割爱的少数几件代表作。据说,那个时期他是国外画廊有意追捧的对象,他也确实有过与当代画界腕儿们同等优越的历史与地位。如果仅以作品市场流通价来衡量方卫国当年的角色,无疑如同炒得火热的明星画家们,只不过,那个时代不像今天这般爱折腾视听焦点。 因此,那些曾经令人惊羡的辉煌只能更多感动方卫国本人,换言之,他早于更多的人感受过艺术之于生活的灿烂,并且是在一个相对沉静面对自我的年代。   如果方卫国不是一个有特别预知力的艺术家,即我们相信他的画是由其心境而生,那么他画中敦煌式的迷离与东方诗意,一定有某种潜在的内心冲动。因为,他画中绚丽多彩的颜色和跳跃的笔触,不仅仅是用宣纸代替画布将敦煌故事改编。他有非常明朗的关于佛国世界的盛颂与吟唱,以至于笔端总爱流露出水墨般的色彩灵动与写意。   无论如何,20年前的方卫国用绘画快速呈现了自我,并且那个“我”一直退隐在舞台背后,他以一个准专业画家的身分制造了专业人士力图构建的神话。   其后的若干年,方卫国不再被人提起,他也的确把画画抛在脑后,然而他在思考着下一个华丽转身。   20年后,在几乎被画界淡忘的时候,在当代艺术火得炫目又突然遭遇寒流的时候,方卫国再次走向前台,以一个职业艺术家的身分入驻草场地艺术园,令熟悉他的人感到惊愕。这个通常被认为玩舞台艺术的人物,竟然会念念不忘其画笔――且坦言画画是为了卖画。   有什么比如此平庸的告白更契合当下世俗之欲?   放下伪装立地成佛,对于已经受戒的方居士而言,手上的念珠不全然是因缘的象征,正如他只会随缘礼佛,不奢谈佛理,更不妄论佛法,也不穷究佛规。看来,20年前锐意十足的方卫国脑袋确实变大变圆了许多,有造型的花白胡须尚能标志出几分酷艺术家的模样,眼神中的慈悲总含着凝思。   那么,他“消失”的那些年以及已然“入场”的现在,画作又如何或可能还原出他的另一个本色? 现在的方卫国不再用宣纸画油画,他解释说现在做油画框很方便,材料对他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也不需要附会特别的意义,在他看来好用方便就行。同时他也坦言,在油画布上有些耍不开,这意味着他想要有书写的感觉和状态。因此我们相信,方卫国所讲求的是画与存在意识相关的某种知觉体验。进一步说,20年后他重返画坛是与他的本色欲求有关,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绘画可以令他自信地重试锋芒。   当然,“耍不开”的事实妨碍了他想沿用20年前痛快淋漓的写意手法,画面也因此看起来有些灰旧,有些矫情,尽管他并没有完全抛弃原有的绘画主题。   困扰不能遮掩反而照映了他的某些生活轨迹,即他有用绘画理性言说生活的企图,但更多时候又愿意沉浸在灿烂如画的醉意中,以至于画中最动人之处往往不是那些现实的记录,而是一种由艳丽色彩照亮的诗意冲动。他努力营建具有批判意味的场景,却在不经意间被诗意冲动瓦解,留下的还是一个“自我”,只不过这个“我”有了冲出舞台的原始诉求。   从画佛教题材到古今仕女系列,再到涉足现实主义的象征表现,方卫国笔下的梵国与俗世的人情物态如舞台般虚浮,幻生幻灭在他的“自我”中。   同一个“我”都来源于方卫国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