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伍尔夫三部经典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最初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奥波尼提出,她将女性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对男权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提出挑战。在弗吉尼亚伍尔夫三部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透过几位女性角色的内心情感细腻清晰地展现出来。本文通过对截取三部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均是透过自己的感知来表现女性与自然的亲近之情,同时表达出对于男性主宰女性和自然命运的不满和抗争。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最先由法国女性主义者弗奥波尼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在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联系的同时,倡导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新型关系。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文学作品?M行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呈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女性地位提高,女性话语权不断扩大,对于女性主义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
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一直被称为女性主义思潮的先锋。诸多文学分析者大都从意识流写作手法,雌雄同体思想,以及其作品的女权主义入手。近些年对于伍尔夫及其作品的研究中更是增加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其作品进行解读。
本文将选取伍尔夫的三篇代表性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每一部作品分别展开解读。作家伍尔夫透过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视角,细腻地表现出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对于男性凌驾于自然和女性之上的不满,是作家朴素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一、《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达洛维夫人》以议员夫人克拉丽莎?达洛维从早起买花到举办晚宴一天的活动为线索,途中想起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面前的妥协,遇到了曾追求自己的彼得?沃尔什,并在晚宴时得知患妄想症的朋友、给其妻子露齐娅带来无限苦痛的史密斯自杀的消息,暗自佩服,羡慕他守住了自我。小说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穿插大量的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借女主人公达洛维夫人的视角真切表现了作者对男性压迫女性与自然的残酷现状的不满和对男性、女性、自然三者平等共存局面的向往和追求。
书中贯穿着女性与生态、与自然的融合。
女性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达洛维夫人出门买花途中,对公园美景恋恋不舍、对花店鲜花充满赞美。她热爱自然;热爱这一切非凡的活力:六月的气浪,明亮的树叶;并主动与之交融,坚信自己是树木的一部分;就算死去,也希望身旁有一束石楠花,在葬身的山岗一共沐浴太阳的光辉。
自然意向与女性形象、心理的联结。克拉丽莎的存在如薄雾般纯净,目光如小鸟般飘颤,面颊如花朵般盛开。即便年过半百,依然“像只小鸟,一只坚鸟,蓝绿色,轻盈活泼” [1]。
尽管女性与自然的心有灵犀,现实中却交错着自然被破坏与女性被压迫的情景。 达洛维夫人的丈夫理查德有着诸如钓鱼打猎等破坏生态的习惯,就连身上都常常带着马厩味,使达洛维夫人反感。男性似乎代表着一股破坏性的力量,试图支配自然与女性。而父权制文化下工业革命戕害生态,使庄稼毁坏,空气污浊,环境喧闹,打破了女性原有的心灵的平静祥和,却自认为是“文明的胜利”[1]。
正是在这样的压迫之中,读者看到了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尽管曾经深爱彼得,达洛维夫人认为嫁给理查德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婚姻要“有一点自由,有一点独立” [1],理查德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彼得却要知晓对方的一切。爱情中,达洛维夫人选择了尊重自己的人。小说结尾,莎莉评价说“理查德有了改进” [1],彼得放下对达洛维夫人的种种成见,去和她道别,仿佛使读者看到了男性收敛自己的锋芒,尝试去尊重女性、尊重自然的美好图景。
二、《到灯塔去》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到灯塔去》是一部自传体意识流小说,揭露了男权社会女性情感和才能的压抑,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控制,女性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小说主要塑造了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莉两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其复杂细腻的心理描写,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思想。
拉姆齐夫人是一位模范婚后女性形象,愿意将自己托付于男性智慧撑起的世界。她聪慧、体贴、敏感,善于洞察情感,给予大家安慰与同情,善于观察生活,体会自然。从海浪的律动中,拉姆齐夫人能得到精神上的启发和指导,保护与支持。巨浪拍打沙滩的响声在她心中有时像“大自然在喃喃低语:我在保护你――我在支持你”,而有时则像“骇人的隆隆鼓声,像在警告她:她匆匆忙忙干了这样又干那样,可是岁月在悄悄地流逝,一切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彩虹罢了”[2]。海浪这一自然意象有规律的声音激起了拉姆齐夫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变化,是女性丰富的情感律动与自然融为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