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文字瓦当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文字瓦当研究   【摘 要】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典型代表,文字瓦当则又包含了众多史料信息,对于考察古代建筑宫室的地望、等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的文字瓦当丰富,其中大部为宫苑用瓦,对这一类文字瓦当的针对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建筑形制,更有助于理解其文字与图像背后象征的文化意涵。   【关键词】瓦当 文字瓦当 中国园林博物馆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前面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用以保护屋顶的檐部椽头免遭风雨侵蚀。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同时,又增添了装饰效果,是我国古代建筑构件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完美展现。中国古代瓦当在使用的几千年间,从用于宫室、礼制性建筑,到官署、宗教及一般性建筑,瓦当由于当面图案等内容富于变化,因此成为指示古建筑年代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的文字瓦当,更是记录了官署、职官、书法等诸多历史信息,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许慎《说文》中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段注:“凡土器未烧之素皆谓之坯,已烧皆谓之瓦。”当,据《辞海》释义:“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当根据当面纹饰,主要可以分为图案瓦当、图像瓦当、文字瓦当。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园林博物馆中馆藏的典型文字瓦当的研究作以论述。文字瓦当始见于秦,流行于汉。目前已出土的秦文字瓦当,大多为离宫、别馆宫殿名,私家建筑的文字瓦当尚未发现。汉代的文字瓦当出土数量众多,但私家豪宅、墓祠类的文字瓦当,在文字瓦当中所占比例很小,因而但凡有出土或采集品现世则显得十分珍贵。私家文字瓦当的一个显着特征,是标明姓氏,以显示其家族的高贵。再者,私家瓦当上的文字不见“宫当”,而用“舍当”“殿当”“所当”,或仅有一姓氏,以避免等级的僭越。   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文字瓦当众多,择其精要,浅识如下。   一、“鼎胡延寿宫”瓦当   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有“鼎胡延寿宫”瓦三枚,均为外轮书“鼎、胡、延、寿”四字,内轮单书一“宫”字。第一枚五字均可见(见图1),“鼎、胡”二字顺时针,“延、寿”二字逆时针排列;第二枚“鼎、胡”二字残,但仍可辨,“鼎、胡”二字顺时针排列,“延、寿”二字逆时针排列;第三枚仅“鼎、寿”二字可见,根据残瓦推断,排列顺序为“鼎、胡、延、寿”的逆时针排列。   关于鼎湖遗址,《史记?封禅书》记载,卿曰:“申公,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曰‘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公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能仙登天矣。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文献记载了齐国人申公,有黄帝时关于宝鼎的文字,说“汉朝中兴的时候,正是使用黄帝的年号的时候”。宝鼎现世君王就可以通神,进行封禅仪式。封禅的有七十二王,唯独黄帝有泰山封禅的资格。申公说,汉朝的君主也应该进行封禅,封禅可以成仙上登天庭。黄帝曾开采首山的铜矿,在荆山下铸造宝鼎。鼎铸成后,有龙垂下胡须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身,群臣跟随黄帝想要升天的七十余人,龙于是又重新回到了天上。一些小的官员不得上,都抓住龙须不放手,龙须被拉断,黄帝的弓也落了下来。百姓望见黄帝慢慢飞上天去,众人抱着他失落的弓和龙须哭号,后世把这个地方称为鼎湖,弓的名字称为乌号。   《西京赋》中记载上林苑四至:东至鼎湖,邪界细柳。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上林苑还有许多矿藏,如鼎湖宫附近的铜矿,从开采、冶炼直到铸造器物都在苑内进行。《淮南子?原道训》也记载“射者弯乌号之弓”,此句下注:一说皇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这与《史记》中的记载也相符,因此证明这里也可能汉以前就有古铜矿。   目前的考古发现证实,上林苑作为西汉王朝的大型苑囿,分布于今西安周围。现已揭露出的遗址面积达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众多。其中出土带有“鼎湖延寿宫”字样的瓦当3件,另有几何云纹、连珠圆柱纹、柿蒂纹等图案形瓦当。还发现6种类型的陶砖,有回纹方砖、方格纹方砖、素面方砖、字母砖、素面条砖、素回板薄方砖等。是迄今发现的品种最多的西汉陶砖。   具体到鼎湖宫的遗址,勘探发掘发现,遗址位于今蓝田县焦岱镇,为汉上林苑最东部,是汉武帝时修建的离宫,为汉上林苑内十二宫之一。19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