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屠龙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烧屠龙王.PDF

火烧 屠龙王 — — 《贝奥武甫》传播归化语境寻疑 史 敬 轩 内容提要 《贝奥武甫》被看作英国民族文学之源,但其主题却源 白丹麦。由丹麦神话到古英语文本乃至现代英语文本的传播及归化过程 中存在着许多未知的空 白,对此国内外学界有着诸多推论和质疑,而对 《贝奥武甫》文本的传播学的研究依然有待深化。 关键词 语境 诺维尔抄本 贝奥武甫 传播 民族传统 1731年 l0月23日,伦敦郊外的一场大火几乎使一件千年文物灰飞烟灭。英 国人或许并不相信谶语,但遭焚的房子名叫 “Ash。burn.ham”,保存文物的图书 馆又叫了个 “Cotton”,这不免会令人望文生义产生联想。大火过后,这件文物 辗转到 了大英博物馆。岁月摧折,直到 1815年,一个名叫托克林 (Grimur J6nssonThorkelin)的冰岛人来到伦敦,才开始挽救这件 日渐焦黄残破的珍宝。但 这个异邦人却在一篇序言中写道: “我回到了家中,带着丰厚的回报,心中充满 了成就感,一首散佚一千多年的诗作与我共同回到了它的祖国。”①这里的祖国 指的不是英 国,甚至不是冰岛,而是丹麦。 这是件什么样的珍宝?为什么一个冰岛人会声称一件英国的文物属于丹麦? 假如真出自丹麦,虽然,大英博物馆历来有将别人东西据为己有的 “传统”,但 它又是怎么辗转到了英 国的呢? ① RoberE.Bjork,“GrimurJ6nssonThorkelin’sPrefacetotheFirstEditionofBeow ”,inScandinavianStudies,68 (1996),P.301. · 45 · 外国文学评论 No.1,2012 这份首页上写有 “LaurenceNowell”名字的珍宝叫诺维尔羊皮书。可诺维尔 却并不是这份羊皮抄本的作者:历史上有两个劳伦斯 ·诺维尔,一个是古董收藏 家,一个是神父 ,两者是亲戚,但无论谁是书的主人,这两个诺维尔都生活于 16世纪,彼时的英语和今天已经没有太大区别。而诺维尔书中的文字外形奇特, 拼写古雅,用词艰涩,句法零乱,是较为典型的中古英语 ,与 16世纪相差八百 余年,所以,两个诺维尔都不可能是抄本的写作人。肯塔基大学教授凯文 ·吉尔 南认为,有可能是前一个诺维尔在 1563年担任十七世牛津伯爵爱德华 ·德 ·维 热 (EdwarddeVere)的家庭教师时,从波福利男爵威廉 ·塞修 (WilliamCecil) 的书房中获得的这份抄本。① 诺维尔死后,其图书手稿悉数遗留给了威廉 ·兰巴德 (WilliamLambarde)。 可是在 1731年大火之前,抄本却是保存在科宁顿从男爵罗伯特 ·布鲁斯 ·科顿 (SirRobertBruceCotton)在Ashbumham的图书馆 中的,那么科顿是如何从兰巴 德手 中获得抄本的呢? 兰巴德 (1536—1601)和科顿 (1570—1631)的生活时段大致相当,而且, 二人都是议会议员,前者出自阿德 巴罗区,后者的选区是亨廷顿 。当时科宁顿的 宅子是古董收藏协会的定期聚会地,据此可以推测,该抄本应该是在 同僚交往 中 兰巴德送给从男爵的。但 1630年,科顿的图书馆被英当局没收,一直到其死后 才归还给了科顿的后人。此后,这叠羊皮纸就一直尘封在图书馆书架的一尊罗马 雕像下面,被人彻底遗忘。虽然手稿中所抄录的一首古诗几乎出现在所有英国文 学史书的开篇并被公认为英国文学的开山之祖,但在大火之前,却几乎无人知道 这首古诗的来历,或者为什么它会成为英国文学之源?尤其是诗中题材更是方枘 圆凿 ,蹊跷丛生。 可惜的是,火后的羊皮书面 目全非,这使得对古诗的考据工作变得殊为困 难:手稿由14个折本构成,每页均有破损,除了明显虫咬的痕迹,抄本中还有 许多修改、增删的地方。其中一类为羊皮纸刮擦后修补的痕迹,手稿中的文字有 明显被擦掉或者类似遭遇水浸晕染的痕迹;一类为词句擦除后再增补或者覆盖的 ① SeeKevinKiernan,BeowuflandtheBeowuflManuscript,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6,P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