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学论文范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PDF

社会学论文范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论文范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PDF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社会学论文范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 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那么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呢?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摘要:本文指出,从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至今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 同时期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不同形式,总结每个历史时期的传播途径对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 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途径 一、 早期的传播(19世纪70年代-1927年) 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的一些报刊就已经谈到巴黎公社和欧洲的工人运动,如: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王韬的 《普法战争》等,20世纪初期,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就提到:“麦克士(马克思),德国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 具历史记载,中国最早谈到马克思的就是梁启超。随着刊物的增多,谈论马克思学说的人也越来越多,如:马军 武的《新世界学报》介绍了傅立叶、欧文和马克思的学说,在上海和日本翻译出版社出版了日本人的《社会党书》、 《社会主义》、《近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神髓》等。1905年以后,同盟会在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同时,也 开始介绍和宣传马克思的学说,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要属孙中山、朱之信等人。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自由、平 等、博爱;朱之信在《民报》2号发表了《德意志社会思想家小传》,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片段,还介绍了马克思。 革命派的许多报刊都谈到了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如:《中国日报》、《鹃声》、《晋乘》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之 前,就已经有不少刊物介绍马克思和社会主义运动。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这些介绍都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 实质,他们都宣传的空想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像毛泽东同志 所说:“十月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此时的传播方式不 再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和留学生的报刊著作,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将这种指明中国前进道路的伟大理论 播散到中国大地。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团体的大量涌现 例如:1919毛泽东等人组织的“新民学会”;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周恩来、郭隆真等组织了“觉悟社”;代 英等组织了“利群书社”; 王烬美、邓恩铭等组织了“励新学会”;赵世炎等组织了“少年学会” ; 阮萧仙等组织了“新学生社”等等。 这些团体组织在一起讨论的主题大多是关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的大量涌现 五四运动之后,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壮大起来。如:毛泽东同志创办的《湘江评论》、周恩来 同志创办的《觉悟》、李大钊主编的《少年中国》、四川的《星期日》、湖北的《武汉星期评论》、济南的《励新》 ,上海的《民国日报》、《星期评论》、浙江的《教育潮》等等。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一年的时间里,宣传马克思 主义的刊物达200多种。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章的发表 从1919年到1921年,仅《新青年》就刊载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论文、通讯等多达137篇。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李大钊 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四)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开始出版 1920年8月,陈望道全译《共产党宣言》(陈独秀、李汉俊校对),此书的译本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界的热烈欢迎,初版 的千余本很快就销售一空,许多读者都询问求购。同年,《资本论自叙》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也相继 出版。 (五)三次论战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第一次“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是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与胡适之间展开,第二次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在陈 独秀、李达、李大钊与张东荪、梁启超之间展开,第三次是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是陈独秀、李达、蔡和森反 对黄凌霜的论战。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次论战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二、革命时期的传播(1927-1949年) 中国共产党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 泽东思想,为中国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