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犬儒派与庄子学派处世观辨析.pdfVIP

【精选】犬儒派与庄子学派处世观辨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犬儒派与庄子学派处世观辨析

2006年第3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5 · 古希腊思想 犬儒派与庄子学派处世观辨析 杨 巨 平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大约在公元前4一公元前3世纪之时,古希腊和中国两大文明都进入 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对此社会巨变,古希腊的犬儒派和中国的庄子学派反应最为强烈。他们否定现实制度的合理性,对统治 者大加斥责,对现实社会悲观失望,对待个体生命淡泊名利,甘愿清贫,笑对死亡。但犬儒派比庄子学派 更加极端,被社会所不容。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看,不同的文明体系、地理位置、传统习惯决定了 二者处世态度的不同;相同的文明发展阶段、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人生问题决定 了他们之间的相似。 关键词 :第欧根尼;庄子;处世特征 中图分类号:B502.25;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67(2006)03一(I)85—07 犬儒派 (Cynics)是希腊古典末期与希腊化时期出现的哲人流派之一,庄子学派 (TheSchoolof Zhuangzi)是中国先秦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个士人群体。前者以愤世嫉俗、行为乖张为特征,后者以 “离世异俗”[1](《刻意》)、思想抗争为特征。希腊、中国两个古代文明相距遥远,彼此之间此时尚无直 接的文化交流与联系。那历史为什么会在异地同时(约公元前4一公元前3世纪时)催生出这两个 处世态度颇为相似的哲人流派呢?关于犬儒派与庄子学派的个案研究,海 内外学界均有大量的专 门之作问世,但就二者的处世观进行比较,恕笔者孤陋寡闻,还未曾见到。因此不揣冒昧,略陈管 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 、 犬儒派的出现及其主要处世特征 一 般认为,古希腊的犬儒派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是所谓的 “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作为一种 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时断时续,一直存在到罗马帝国晚期。但犬儒生活方式的创立、基本思想 主张的提出和处世特征的形成却主要是在早期阶段的三位代表人物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第欧 根尼 (Diogenes)和克拉底 (Crates)活动之时④。 安提斯泰尼(约公元前455一公元前360年)是雅典人,犬儒之名很可能由他而始。据说,他有 一 绰号:“纯粹 的狗”(ahoundpureandsimple)[2](vI.13)。由于他常在名为 “白犬”或 “快犬” 收稿 日期 :2o06—02—27 作者简介:杨 巨平 (1953一),男,山西稷山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史、古代 中外文化交流与 比 较研究 。 ①关于犬儒派的具体创立者,西方学术界 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即安提斯泰尼说、第欧根尼说、安提斯泰尼和第欧根尼--Z.同创 说、克拉底说。虽然这些说法见仁见智 ,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古典犬儒派长达约8个世纪的活动史来看,这三人都为它的创立 从不同的时段 、不同的方面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都是犬儒派的创立者。 · 86 · 2006年第3期 (Cynosarges)的体育场与人谈话,于是雅典人把他及其追随者称为 “犬儒”。他先师从智者学派的高 尔吉亚,后来转归苏格拉底门下,从此与这位恩师结下了终生情谊。正是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安 提斯泰尼完成了两个思想转变 ,即从一名智者 (Sophist)转变为一名苏格拉底派 (Socratic),再从苏格 拉底派转变为一名犬儒。他一改过去歌妓伴舞、通宵达旦高谈阔论的宴饮哲学家形象,转而身着与 众不同的犬儒行头招摇过市①。但由于安提斯泰尼是在晚年才走上犬儒之路,因此在思想上、行为 上难免保留有智者派或苏格拉底派的痕迹,生活方式上也难以与过去完全脱节。比如他主张节欲, 但不禁欲[2](vI.3,11)。他把快乐的死去当作人生的最大福分,但在疾病缠身生命垂危的时候 ,却不 愿结束 自己的生命[2](vI.5,18~19)。安提斯泰尼的这种不彻底性是他复杂的个人背景及人性固有缺 陷的反映。不过,这种不彻底性在他的后继者第欧根尼身上彻底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