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

生态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绪论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灯光,无线电······) 2.生态因子概念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食物、O 、C O 、其他相关生物等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 主导因子作用:光合作用光照是主导因子,春化作用低温是主导因子。(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阶段性作用:鱼类的洄游(大马哈鱼和鳗鲡)。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光和作用中的二氧化碳和光照;甜菜的春化和光周期。 4.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最小因子(木桶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最小因子不是绝对的)。 耐性定律:一直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 实际耐性限度比潜在活动范围狭窄生物耐性限度可以改变 生态幅:每一种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生态内稳态及耐性限度的调整: 内稳态是提高耐性限度的一种重要机制,但不能完全摆脱环境制约,它只能扩大自己的生态幅度与适应范围。耐性限度的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指示生物 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应环境某些特征。 例:水藻多→富营养化,桃花水母→水很干净 6.植物对光的适应性 阳地植物:适应于在阳光地区生活 耐阳植物:一般在强光环境下生长,能承受一定弱光 阴地植物:适应于在弱光地区生活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7.休眠(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 有效积温: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规律就是有效积温。 8.土壤(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 9.浮水植物:漂浮于水中生长或根固定在水底、叶浮在水面的水生高等植物 沉水植物:由根、根须或叶状体固着在水下基质上其叶片也在水面下生长的大型植物 挺水植物:根长在底泥中而茎叶伸出水面并在大气中开花的植物。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第三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生物种 生物种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 的集合。 2.种群 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分析种群密度) 单体生物(概念,名词解释):各个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它们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有不同数量的树枝的树) 高等植物是构件生物,大多数动物是单体生物 4.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 出生:出生率的高低决定于下列几个特点: 1)成熟期的速度;2)每次繁殖子代的数目;3)每年繁殖的次数。 最大出生率(Maximum natality):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的∽。 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atality):指在有限制因子的特定条件下, 种群的∽。 (遗传瓶颈:由于小样本效应而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同样会在种群大小经历一次锐减后再恢复时出现,这种现象称为∽。) 死亡:死亡率(Mortality) 最低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生物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 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各个个体的平均实际寿命。 年龄分布:种群的年龄锥体: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性比:孤雌生殖;同一种群中性比有可能随环境变化;一些动物有性转变的特点。 5.生命表的编制 种群统计的核心是建立反映种群全生活史的各年龄组或生活态级出生率、死亡率,甚至包括迁移率在内的信息综合表。 6.存活曲线(斜率表 死亡率) I型(曲线凸型:人) 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Ⅱ型(曲线呈对角线型:麻雀)表示各年龄死亡率相等 Ⅲ型(曲线凹型:海龟)表示幼年期死亡率很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