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02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2.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本课属于经济史的内容,讲述法应是最主要的方法。
2.重点分析法。对于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比如经济发展的原因等,应采用分析法。
3.图示法。为了克服经济史内容枯燥的缺陷,适当采用图示,可以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
4.活动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计算机
2.课堂活动的相关道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投影显示]
钱塘江怀古[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耕获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耕获图》,想一想,图中的农民都进行了哪些劳作?
[学生看图]……
[学生回答]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收获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
[教师讲解]这幅《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短衣赤膊的人正紧张地劳作着。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堆积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画面上还有宽衣袖、不劳而获的地主,静等着分享劳动果实。地主的仆人指手画脚地监视着、叱喝着人们。这幅图把不同时期的农业劳动都画在了一起,也把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很难得,很少见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教师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非常的繁荣。下面我们主要从纺织业、陶瓷业和造船业三个方面来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来源:学*科*网]
[教师介绍]同学们在投影中看到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品,高8.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9.2厘米,为宋代哥窑的代表作鱼耳瓷炉。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对哥窑的认识仅限于传世实物。哥窑的瓷器有两大特点:一是“开片”,即冰裂纹。釉面裂纹是由于瓷器冷却时胎釉收缩率不同造成的,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第二个特点是“紫口铁足”。紫口是由于釉面流淌后在器物口部形成脱釉,露出胎色。铁足是在瓷器底部施一种酱色釉。紫口铁足上下辉映,金丝铁线布满器身,形成哥窑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看到的瓷炉造型古朴典雅,瓷身釉面布满大小开片,大开片裂纹处色深,小开片色浅。口沿微敞,腹底稍宽,鱼形双耳对称,是哥窑制作的精品之一。
南宋的制瓷业,在规模和技术上比北宋有进一步发展。景德镇已成为制瓷中心,窑区绵延数十里,有瓷窑300座。作坊内部分工很细,有土工、陶工、匣工、制坯、车坯、釉坯、印花、雕花、画花,“秩然规制,各不相紊”。各类产品数量很大,远销各地,有“饶玉”之称。以龙泉窑为主的两浙青瓷誉满海内外,福建和广东的瓷窑也应海外对瓷器的需求而迅速地增加。
[教师引导]除了纺织业和制瓷业以外,宋代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教师可以放《水浒传》中刘梦龙征讨梁山农民军的一段录像让学生看,对宋代的造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57页的插图“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略)
同学们,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在泉州市后渚海港泥中挖出。船体甲板以上荡然无存,仅残留底部。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平面近于椭圆形,尖底。船侧板以三层木板叠合,底板则以二层板叠合。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的木隔板,厚10~12厘米,隔板与船壳用扁铁紧紧相连,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这种舱在造船工艺上叫水密舱。据考证,该船系南宋晚期福建造的中型远洋货船,航行于东南亚一带。参考宋代船舶文献记载与造船传统经验复原,该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写作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精做01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大题精做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精读和跳读》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诫子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01.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教案01.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课件01.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02.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教案02.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案01.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课件02.ppt
文档评论(0)